饭菜是可口的,丁一是快乐的!郁闷的李二批准了丁一的请求,与四位臣子一同用起了餐。凉拌菠菜,凉拌莲藕,烧蚕豆,叫花鸡,干煸茄子,葱拌豆腐,椒盐蘑菇,手撕包菜,莴笋排骨汤。这些材料都是大唐有的,辣椒用茱萸代替,味道还行!妥妥的八菜一汤,只是因为分桌而食,有些不爽。席间杜如晦满是赞赏的对丁一点零头,长孙无忌房玄龄也是吃的起劲。只是李二狠狠的瞪着丁一,果真是不务正业,唉!这荷叶鸡不错……
酒足饭饱,李二摸了摸肚子,道:“现在你建城之事!”
丁一一听,重头戏来了!能不能拿到批地就看今了!
“陛下,其实也不用多大地方,您将始平县批给我改造就行!”
嘶~殿中几人不禁吸口冷气!不用多大,一县之地批给他建城!多大的心啊!李二被噎的一口气没喘过来,急忙喝了口茶汤压压惊!怒道:“丁一,你将朕这江山当做什么!一县之地划给你?”
杜如晦惊讶过后,疑问道:“丁一,不知你为何要建城?”杜如晦的问题也是李二想问的,不知他为何要执着于建城。就算拥地自重,也不应该选在始平啊!
丁一早就想过这件事,自己一再提及,李二定然会产生疑惑。当下便道:“臣已到长安四五月时间,长安城的结构设计可以是当今世上最繁华,功能最齐全,距离人口最多的城剩臣可以这长安城是前无古人,但是后无来者臣却是不敢苟同!臣想建的城以工为骨,商为血,农为筋。”到这丁一停顿了一下。
又是问道:“陛下,臣有一问,还请陛下和各位大人赐教!”
几人刚听到他如此长安城,也是极为自豪!又听到一段工为骨,商为血,农为筋的言论。正等着下去,丁一却又提问了!
李二很想听听丁一到底有何高论,道:“!”
丁一得到批准,道:“臣近日听得最多的就是“重农抑商”!而农作为大唐的根基,以此为重并无不妥。臣今日斗胆,敢问陛下和三位大人对工如何看?又为何要抑商?”
丁一这么一,可吓坏了杜如晦三人。这子真什么都敢问!李二好奇的打量着丁一,他没想到丁一会问出这种问题。
房玄龄先话了,“始平侯,这抑商自古有之,而商贾以利为重,毫无信义。更是不事生产,让我大唐失去大量劳力。如果不加抑制,那土地何人去种?粮食从何而来?”
长孙无忌看了眼李二,转过头问道:“丁一,你工为骨!不知你对此又有何见解?”他这样,也有考校的意思,也替李二试试他!
丁一见他问自己,思考一番,道:“子读过一本书,其中提到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士农以其尽心于修治具养者,而利器通货犹其士与农也。工商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这句话出自明嘉靖四年王阳明在为弃儒经商的方麟所写的《节庵方公墓表》中,在这墓表中王阳明不仅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更进一步提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将传统观念中一直视为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道”的高度。这也是丁一近些日子来正在看的书,这本书可是花了50点找系统换的《王阳明传》。
“当然,子在这也没有要劝陛下改革这古训。只是想想要提高大唐的国力,那就离不开士农工商任何一个。工匠可以打造出便捷快速的工具,让农耕生产更为方便。而农户们生产方便了,耕的地多了,粮食自然就多了。粮食多了,除了交赋税,剩下口粮,不免要将多余的粮食卖出去,再购买一些布匹、肉食之类。这时候商贾就有了大作用,他们能将江南的稻米收购,拉到北方来卖。又是可以将北方的麦子拉去南方,任何货物流通之处都少不了他们。而如果工匠将车船改良,让车船更加快速,装的货物更多。那商贾定会大量购置,而工匠有了钱财,却又要拿去跟商贾交换食物货物。也可以再次将农事工具,车船等物进行改良!而当今的工匠全是靠着经验做事,很少有成体系的传授之法。这时候就需要士来做了,当然!这里的士,不是现在的士!而是如臣一般的士!”一番长篇大论,的丁一口干舌燥。也不忘给自己扣上一个帽子,表明自己并不是儒家学子。
而丁一的话在当下来,完全算得上是大逆不道。李二作为皇帝,眼光自然不可能如此浅薄。但是对于他的言论,却是震惊不已!不得不颇有几分道理,心里对丁一更是高看一眼。
丁一前面也了要建一座以工业为主的城,而这些话则是他对自己执意建城的解释。殿中的几人都是心里思量着丁一的话,“工”真的如此重要?
李二脸色变幻,他一开始就知道丁一不会是儒家子弟。此刻他的这些话,更是证明了此事。半响过后,问道:“你前面的话,是何人所?”
“此人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
阳明子?从未听过此人啊!又是那该死的家乡,朕真想将这丁一脑子掰开,看看他家乡在何处!
“既你建城要以工业为重,你又考虑过如何建造?又将儒学至于何地?”
李二松口了,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