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隋逍遥王>第33章 朝廷似有东征之意?

此时此刻,无论是镇南侯还是宋仁杰,心里都在分析琢磨陈元的话。

“咳咳,陈老弟,这个合同是啥意思?”

琢磨了半天,也只能说大概的能明白陈元的意思。

只不过里面有许多新鲜的词汇他是第一次听到。

如果将这些词汇都搞明白了,那么就能捋顺了。

“哦合同就是所谓的契约,这三千五百户与宋家签订契约,时间以及事项都写明了。”

“这样,由他们自主生产经营的收入,按照契约规定的,除了其中需要上缴集体组织,哦也就是义仓之外,还有朝廷的税收,其余的,都归自己所有。”

陈元说的有些口干舌燥,说完后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二人,他也不知道行不行。

要知道,陈元这个办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的性质。

或者说,打破了原有的均田制度,虽然听起来差不多一个意思,但是里面的区别,可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也是陈元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在如今这个世界,要想进行土改,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毕竟这个世界人们固有的思想以及传统观念是很可怕的。

自己人微言轻,怕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以他只能一点点来,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一个意思,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大不同。

说个最基本的,那就是自助生产经营就已经点出了其中的区别。

温水煮青蛙式,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镇南侯沉默不语。

宋仁杰也是有些犹豫不定。

其实,他们兄弟俩,何尝听不出其中的意思?

因此,镇南侯心里在分析其中的利弊以及是否可行。

宋仁杰沉思片刻,抬,沉吟道:“大哥,我觉得……似乎可以试试……?”

陈元也是目光灼灼的看着这位两鬓上有些霜白的老头。

他知道,行不行,全在这位军政一把抓的老头身上。

“试试么?”

镇南侯心中不断的问自己,试了,对大局,对整个岭南会有什么影响?

不试,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

考虑良久,镇南侯看着自己二弟那询问的眼神以及陈元那清澈的目光。

笑道:“我觉得小兄弟的办法可以试试。”

陈元呼了口气,心中对镇南侯的看法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

这是一个有魄力,能够纳谏的地方父母官。

至少不迂腐,起码是一个好兆头。

“那行,待此地复垦完毕,就按照陈老弟的办法试试。对了大哥,我准备调高远对陈兄弟进行贴身保护,你意下如何?”

“哦?”

镇南侯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自己二弟。

宋仁杰急忙将昨夜陈元遇到的情况解释了一下,同时,又将来时所遇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宋仁杰哼道:“大哥,这宇文化及贼心不死,简直就是岂有此理,难道真以为我们宋家是好欺负的不成!”

在岭南地界如此之做,就等于是打宋家的脸,只是他苦无证据,也只能咽下这口闷气。

镇南侯呵呵笑道:“随他去吧,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抓紧安置好这些灾民,整军备马。”

“啊?大哥,整军备马做什么?难道大哥准备要讨伐蛮夷?”

宋仁杰有些不解,近来岭南无战事,而他们也是以防御为主,守卫岭南边疆之地。

况且,就算大哥要出兵蛮夷,那也得需要朝廷兵部的命令。

他可从来没听过朝廷要出兵蛮夷的风声啊。

这好端端的整备兵马干啥,难道为了对付宇文化及?

这也太看得起他了吧……

镇南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陈元,这才解释道:“据我所知,朝廷似有东征之意。”

靠,你特么说就说呗,用这种眼神看我干毛啊?

再说了,朝廷东征,跟你岭南有毛线关系啊,你们就是做好边疆卫戍就行了呗。

“大哥,消息是否属实?”

宋仁杰神色有些凝重,如果朝廷真有东征之意,那么大哥要整军备马就说得过去了。

朝廷若是东征,那么岭南势必要出兵。

因为在这之前,也就是开皇十八年的时候,朝廷东征之时,就从岭南、关陇、冀辽等各地调兵遣将,组成的三十万海陆东征大军。

宋仁杰身为右翊卫骁骑营大将军,亲帅大军参与了东征,也亲自见到了战争的残酷。

那一战,损兵折将,大军十不存一,三十万海陆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这才过了两年时间啊,朝廷又要东征吗?

宋仁杰心中有些沉重,那一战,朝廷不说元气大伤吧,至少岭南可以说损失惨重。

他亲率两万大军参与,回到岭南之时,仅剩三千有余。

如果现在再要东征,那对岭南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暂时还无法确定,朝廷的主战派一直认为高句丽本为箕子所封之地,今不遵臣礼,为彰显天朝威严,势要一平高句丽。”

镇南侯解释道:“圣上的态度虽然还未确定,不过以我之见,恐怕这也是早晚的事,估计朝廷是在等运河修建完毕。”

一旁的陈元心中对镇南侯越发的佩服,这个老家伙可以啊,这战略眼光还真不是盖的。

居然仅仅从这么一点消息中就能推测出个大概,并且还特么全部推测对了,这才是最牛逼的。

正如镇南侯所猜测的那般,根据史书记载,610年隋朝就开始全国大范围调兵遣将。

作战部队大概三十


状态提示:第33章 朝廷似有东征之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