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仙侠修真>明天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

第一百二十六章问天春秋几何

朱祁镇很少生病。

最多是伤寒而已,但是这一次却缠绵病榻多日。

太子从昌平归来之后,就来到朱祁镇真边侍奉汤药。

甚至一度让内阁大学士进宫居住,钱皇后在乾清宫就近居住。

这是在担心,皇帝突然驾崩的情况出现。

不过,朱祁镇的病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只是在古代的医疗技术之下,每一个人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宣宗皇帝不是秋天还在领兵打过仗,腊月二十三觉得身体不舒服,正月初二就驾崩了。

看似很健康的人,转眼之间就死亡的案例更多。

特别是宣宗皇帝驾崩的时候才三十五岁,说起来,而朱祁镇已经比他父亲多活了两岁。

如果算历史上而今的正统二十七年,也就是天顺六年,而天顺年号只有八年。

朱祁镇想到这里,心中的心思只会更沉重。

他必须要考虑,甚至活不到六十岁,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就已经驾崩了。他越心思重,这病就越发好不起来了。

他不知道他这种后世的穿越者之后,还有没有。

但他估计这种情况,很可能不会有了。

而他而今所有变法与改革,其实都是基于大明本身改变,并没有触动大明的根本,这一句,换过来说,就是,朱祁镇即便是开创了所谓的正统盛世,无非是为大明延命几十年,上百年。

并不会触及到根本的改变。

如果他死之后,大明按照原本的惯性发展,固然大概不会被女真灭国了,毕竟而今海西建省,女真百姓已经归化为汉民。

一两百年之后,估计连女真部落大多都在黑龙江领域才有的。

但是大明该有的弊政还是会有的。

即便没有李自成也有张自成,马自成。

当然了,朱祁镇也没有想过,大明永远不亡。但是大明整体上偏向理学,注重内心这种思维方法不改变。

中国未来的命运就不会有太大改变。

无非是他留的本钱多一点,将来败家慢一点而已。

当然了,朱祁镇可以往好的方向去想。比如因为他开海政策,大明始终与西方保持紧密的交流,西方工业革命,并不会将大明给甩下来。

无非不是第一波而已。

毕竟即便是历史上大明号称闭关锁国,但是与西学东渐的速度一点不慢,与西方并没有什么代差。

真正拉开距离的其实是清朝。

而今没有清朝了。不是异族统治,情况会好多了。不用担心这些。

而且,如果朱祁镇掀起一场不成功的变法,很多时候会有反作用力。

就好像王安石的种种变法政策,合适不合适,暂且不说的。随着王安石的失败,这些政策都打入另册了。

即便听都不能听一下。

如果朱祁镇发动的变法,在他死之后失败,结果很可能如王安石变法一般,被打入政治冷宫。

永世不得翻身。

甚至连累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

各种想法,在朱祁镇心中盘旋。

总之一句话,不甘心。

要想让中华文明改道,就要做三件事情,第一,思想革命。第二工业革命,第三政治体制的革命。

从难易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三最容易,二其次,一最难。

虽然后世各种批判理学,但是很多人大概都没有真的研究一下朱熹说了什么,就从人品上对朱熹各种批判。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说朱熹好的。

而是说理学从北宋开始发展,盛行明清之间,这两代五六百年间的人都是愚蠢之极。

诚然清代学术僵化,让理学一点生命力都没有了,但是这个问题更多不是要理学来背,而是让清朝来背。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后,谁还敢在学术上有些发明,想试试怎么死,更舒服,所以清代学术最高峰是训诂。

而明代还是有自我更新,比如心学。

其实心学是在理学上一个分支,在各种方面与理学都是共同之处的,即便是王阳明也没有完全否定朱熹。只是否定当世之人学偏了。

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因为朱熹这一套理论,不敢说完美之极,但是层层相扣,能自圆其说。几乎找不到破绽。放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也是一座丰碑。

朱祁镇即便是退出一套理论,再短时间也很难胜过,即便能胜过,也很难将他们从广大读书人心中驱除出去。

毕竟士大夫号称从道不从君。

这个道就是儒家之道,更近一步说就是朱子之道。

启蒙运动也是百年积累,才发展成为后世的样子。

诛山中贼易,诛心中贼难。

工业革命这一件事情上,朱祁镇其实一直在努力。

少府处于朱祁镇直接管理之下,很多事情不用向文官集团通报,随着驰道大规模运行,朱祁镇已经下令蒸汽机的研发了。

但是这个任务,让很大匠待诏都一筹莫展。

朱祁镇甚至让钦天监的人加入,因为钦天监的人都是数学家,而且很多天文学家在仪器上也都很有专长的。

但是依旧没有进展。

这里成功与否,更多是要看天意。

朱祁镇对蒸汽机的理解,也就是一副简图而已,更多是没有了。

不过,他倒是给蒸汽机培养出一片市场,不管是少府大量运用的水利机械,还是驰道上的马车,只要蒸汽机研究成功,单单是少府方面就能下少说几百台的订单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