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明吏治
李秉说道:“上正则下治,未有闻上正而下不治者,陛下只需躬身自省,选贤任能,群贤在朝,纵然有胥吏小患,也无碍大局。”
李秉此刻的话里面的刺,也越发尖锐了。
这也是朱祁镇一项风格所致。
朱祁镇登基以来,暗地里什么样子,但是面子上礼贤下士的事情做足了,之前大臣见皇帝,大多是跪奏,从朱祁镇这里,就变成了坐在椅子上了。
如果说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大臣还不敢坐实。但是而今,也都变得心安理得了。
更没有什么以言罪人的事情。
所以这些大臣的发言也越发大胆。
朱祁镇轻轻一笑,他知道李秉所言不为没有道理,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但是上梁正了下梁一定会正吗?
儒家们喜欢将这个当成一个道德问题,其实并不完全是。
纵然以身作则,就能上行下效了吗?
未免想的太好了。
朱祁镇淡淡的说道:“果真----如此?”朱祁镇面色微冷,目光落在李秉的眸子之上,李秉的眼睛忽然一瞟,不敢与朱祁镇对视。
大明官场如何?
朱祁镇或许没有亲身经历,但是心中却也是有底的,真以为里面清如水,一个个都是道德完人了吗?
扯淡。
朱祁镇所有作为,不过是保证大明朝高层这几十个大佬都不是贪得无厌之徒,在首辅这个位置上的人,也不是什么因私废公的人。
至于这些大臣在下面起家的时候,有的固然是一文不受,是大清官。就好像李秉一样,但是稍微沾沾油水,过了几根毛,朱祁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他知道,他查到的,绝对是九牛一毛。
当然了,到了内阁六部大臣的地位,都是锦衣卫东厂重点监控对象。在之前可以稍稍放松,但是如果在这个位置上还敢如此?
就不怪朱祁镇手辣了。
正统虽然没有处置过一个尚书或者大学士,但是侍郎,九卿之列的大臣,却有不少被清理出去的。
但是也仅仅如此了。
下面巡抚作威作福,乃是灭门府尹,破家知县,到底有多少?朱祁镇就不大清楚了,就好像朱祁镇并不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土匪一样。
朱祁镇缓缓起身,在一旁的书架之上,抽出一本本案宗,一册一册的摔在地面之上,越来越重,在门外听来就好像在砸东西一样。
大小太监不敢出一声,都沉默不语,好像唯恐一呼吸,就被拉下去杀头一般。
朱祁镇说道:“这就是我大明的朝廷命令,这就是我大明天子门生。卿为吏部天官,权衡天下人才,以为如何?”
李秉口中有一种苦涩的味道。
他起身免冠行礼,说道:“臣知罪,请陛下处置。”
这就是朱祁镇对臣子最大的特权,就是永远掌握主动权。
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朱祁镇都有迅速找住把柄的能力。当然了,朱祁镇并不是存心抓住臣子把柄的。
而是朱祁镇天然具有对对与错的定义权,有了这个权力,还不知道如何针对每一个大臣,就未免太无能了一些。
朱祁镇给李秉看的,都是近几年哄传天下的大案要案。
很多事情都是骇人听闻之极。
如果翻出来讲,自然要好些文字,这里仅仅说两件案子,一个是吉安县令许聪案。
许聪在当吉安县令的时候。滥用酷刑,有人与许聪不对付,许聪令人杀之,并诛其满门一百多口人。
此案之严重,都可以比得上笑傲江湖一开始的福威镖局案了,这还是进士出身的朝廷命官,简直令人发指。
更让朱祁镇有些坐立不安的事情是,这一个案子之所以翻出来,乃是许聪对上官夏时臣不敬。
如果没有这个官场冲突,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翻出来。
或者说还有多少许聪这样的县令盘踞地方,危害天下。
另外一个是翰林学士钱溥案。
这个案子乃是刘定之一手查办的。
无他这个翰林学士太无法无天了,他家里是扬州的,而翰林学士虽然多为虚衔,但在朝廷之中的地位,与各部侍郎稍差而已。
要知道虽然朱祁镇提了不少地方巡抚总督入内阁,但是翰林学士是天然具有入阁资格的。这也算是大明官场的一种潜规则。
翰林学士几乎是内阁大学士的备选了。如果朱祁镇要易阁的话,理论上钱溥也是能列入内阁候选名单之中的。
当然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政治地位一点也不差,放到现在虽为未必会在第一排,但是前三排定然是有的。
正因为有这样地位与权力,钱溥插手盐政之中,侵吞国家赋税。数额巨大,巨大到了刘定之查户部账册的时候,就明显感到了有缺口。
这才力主将其拿下的。
这两个案子,一个是最大的,几乎都到了内阁之中。一个很小,不过区区一县令。
但是性质都是同样恶劣。
朱祁镇对吏治从来没有放松过。
只是吏治这样的事情,狂风暴雨是没有用的。一阵风过去,下面的人不过是避避风头而已。
而且朱祁镇也不可能一直将心力放在吏治之上。
在这一件事情上,正是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那是紧不得松不得,这才将大明官场风气勉强的维持一个差不多的氛围之中。
很多事情,朱祁镇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