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大唐最强长子>第96章 程咬金挺不住了

李世民毫无疑问的接受了李言的提议,当即就开始了拟旨。

“朕即位以来为政勤恳,俭以养德,奈何关内大旱……”

“今朕以朝廷之名,向天下借粮,用以赈灾,凡借粮者,皆记于顽石,石立城下,三月后还之,粮归石方毁。”

“若有捐赠者,记其名于碑,表其功绩,立百世而不毁,彰万代而不隐……”

圣旨的内容自然比李言叙述的繁杂了很多,用了大量的修饰语句。

李世民为了确保此次大旱能够顺利度过,甚至愿意为借粮者也立上一块碑,但这块碑却是会在三个月后等粮食还清便要销毁的。

在李世民拟完圣旨之后,今日的大朝会也没人再讨论别的事情了。

现在所有的官员及其背后的家族,都要回去好好的考虑一番筹集钱粮的数额,以确保不丢自家的脸面。

……

早朝过后,这封借粮、筹捐的圣旨便贴在了长安城的城门旁,负责传信的将士也是飞快的前往了各地,开始宣布此番决议。

“这朝廷要借粮?能还上吗?”

“你傻啊,没看到圣旨上说会把数额记录在石碑上,等粮食还清之后才划去名字,销毁石碑么。”

“等等!捐粮的人名字会永远刻在石碑上?姓名永世流传?这……嘶……”

圣旨已经张贴,便吸引到了广泛的关注。

很显然,没有人会拒绝此等诱惑!

即便是平日碌碌无为的百姓,也想要抓住这个名传后世的机会。

毕竟如今大旱的只有关内道,其余各地的百姓家中还是有多余的存粮的。

“我捐五斤粮,借十斤!”

“我捐二十斤!家国有难,我大唐儿郎怎能袖手旁观。”

“我那十斤也改成捐的吧!”

消息一经传开,便有大量百姓响应。

大部分人都直接选择了捐粮,很少有人是选择借这个选项。

在这个时代,一般只有名门世家才能拥有名传后世的机会,寻常百姓哪能拥有留名的希望。

因此,原本李言为世家门阀这些巨头准备的勒石记功,反倒是吸引了大量的散户,一时间各地都收集到了不少粮食,随时准备送往关内道。

半日后,收集钱粮的统计之处,总算是有士族出现在了此地。

“太原王氏,捐铜钱五万贯,粮万石。”

“范阳卢氏,捐铜钱五万贯,粮万石。”

“清河崔氏,捐铜钱五万贯,粮万石。”

“陇西李氏,捐铜钱五万贯,粮万石。”

“……”

五姓七望瞬间到齐,捐出了相同数额的钱粮,一看便知道是提前经过了商讨。

在五姓七望之后,一些稍弱于他们,但同样名身显赫的望族也来到了此处,登记了捐粮。

他们的捐赠明显比五姓七望少了一个档次,但却是按照名望地位确认的具体数额,即不会太少,也不会超出自身应有的档次。

“卢国公府,捐……”

“潞国公府……”

“翼国公……”

紧随世家门阀之后,各位国公府也派人前来登基,进行了昭告。

短短一日之内,几乎长安城中所有有名有姓之人都完成了捐赠,登记在册。

在这一日的密集捐粮过后,朝堂上的具体事宜也不知道从何处传入了民间。

“原来此事是定北侯提议的,真是给了我等一个留名后世的机会啊!”

“我就说定北侯怎么可能是那种忘本的人,原来他一直在思考挽救关内道百姓的方法。”

“不愧是定北侯啊……”

李言在民间的风评瞬间翻转,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此次捐粮的策划者便是李言。

当然,看不惯李言的依旧大有人在,其中最看不惯李言的便是那群长安显贵了。

由于当初闲云居开业时的盛况,以至于如今的闲云居变成了长安城中一个及其特殊的存在。

几乎所有显贵家的夫人都会隔三岔五的在闲云居进行交际。

似乎若是有人长时间不来闲云居一趟,就会显得有些跟不上贵族圈的日常交际了一般。

并且最可怕的是,李言当初送出去的那一批礼品卡的额度,早已经消耗的七七八八。

这就意味着,如今这群贵妇、小姐想要享受闲云居那穷奢极靡的环境,便要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

如此恐怖的资金消耗,自然让那群显贵感到了几分吃力,同时也相当嫉妒李言,嫉妒闲云居的可观收益。

只可惜,如今的李言早就不是那丰州的无名小卒了。

定北侯的爵位加上李言自身的声望,使得没有任何人敢于轻易出招。

只能默默承受着闲云居的出现给长安贵族交际圈带来的改变。

……

程府中,程咬金看到了上个月程府的支出账本,不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肉疼。

他喊来了自己的两位夫人,尝试着给他们进行开导。

“夫人啊,我程府上个月在闲云居的开销,有足足四百贯啊!若是算上李言赠送的礼品卡,那就是足足三千四百贯啊!夫人,要不咱以后少去闲云居几趟?”

面对着自己的两位夫人,程咬金的语气根本强硬不起来,当然,他绝不是惧内,绝对不是!

(程咬金的媳妇儿的情况架空,请勿纠结为什么两位夫人会同时存在)

“可是闲云居每日下午都有那什么……下午茶,我们都约好了……”

两位夫人的语气也有些弱弱的,他们显然也知道闲云居


状态提示:第96章 程咬金挺不住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