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1625冰封帝国>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尔及尔宝藏(11)尾声(上)

八月份,离休达、阿尔及尔的战事过去已经一个多月了,接近秋季了,所有

的事情都到了应该了结的时候。

法国人在阿尔及尔港战败之后,在地中海一侧已经没有了纯粹的战舰,沿海城镇便成了西班牙海盗、巴巴里海盗最喜欢的光顾的地方,虽然他还有不少由武装商船改成的军舰,但这些船只与海盗的船只比较起来并没有过人之处,而他的战舰从大西洋一侧驶入地中海时又要受到葡萄牙、西班牙私掠船的袭击。

法国最终屈服了。

他罕见地放低了姿态,他的陆军虽然依旧强大,但缺乏投送能力在十七世纪也白搭。

最后马扎然与大夏国达成了“和平协议”,并将自己实际控制的伊维萨岛转让给大夏国。

但尼堪不准备在地中海占领太多的土地了,经此一战后他的目的便达到了,眼下,所有的欧洲大国都曾与大夏国交过手,并无一例外都吃了大败仗。

而奥斯曼帝国方面,执掌大权的老寇普洛鲁得知自己的次子穆斯塔法、女婿卡普兰都落入大夏国手里,并且突尼斯、的黎波里的一半精锐都损失了,臣服帝国已经一百多年的阿尔及尔总督辖区又心猿意马时,老于世故的他立即向大夏国伸出了橄榄枝。

最后,尼堪施放了所有的阿拉伯、突厥俘虏,换取了奥斯曼人控制的米洛斯岛。

眼下,整个希腊都是奥斯曼人的领土,而在希腊东部的爱琴海,除了威尼斯共和国掌控的半个克里特岛,剩下的岛屿全部掌握在奥斯曼帝国手里。

而米洛斯岛就是爱琴海多如牛毛的诸多岛屿中的一个,她在克里特岛的北面,还扼控着爱琴海的门户——在杂乱无章、岛屿众多的爱琴海上,若是没有基地,终究不太方便。

除此之外,米洛斯岛出产硫磺,这也是尼堪非该岛不可的重要原因。

连续击败摩洛哥、巴巴里、法国三大势力后,整个欧洲都震动了。

但想要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大夏国是不可能的,新旧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势力之间,利益依旧是其决定性作用的存在。

有人从中瞧见了恐惧,比如大夏国占据休达后,与休达仅仅隔着一道海峡的西班牙,也包括此时在地中海颇有势力的热那亚。

但也有人看到了机会。

此时,瑞典人又掀起了进攻波兰的第二次战争,并再次击败波兰,这一次,由于大夏国朕忙于经略美洲、北非,并没有参与此事,在尼堪的严令下,帝国的安西总督哈尔哈图以及明斯克大公国也没有参与这次战事。

但那个由于大夏国的突然介入,崛起比历史上更早一些的普鲁士大公国却参与了,不仅如此,他还与瑞典人一起瓜分了波兰,并得到奥得河以东,诺泰奇河-瓦尔塔河以北,维斯瓦河以西波兰临近波罗的海的接近五万平方公里的优质土地,并将波兰的出海口什切青、格丁尼亚、格但斯克再次拿到手里。

这样一来,他们的老巢,以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为中心的地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为了不触怒大夏国,普鲁士人与瑞典人商议后,决定将维斯瓦河以东,涅曼河以南的土地转给明斯克大公国,从而可让孙德安担任大公的明斯克大公国有了出海口。

而瑞典人再次完全占有了立陶宛。

当然了,此时,瑞典人、普鲁士人又将目光盯上了丹麦王国,而荷兰人是丹麦人的盟友,于是,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将大夏人拉到情势日益紧张的波罗的海东岸也是应有之意。

对于这样的好事,大夏国自然不会错过,于是便与普鲁士人缔结了盟约,这样一来,在欧洲,大夏国就有葡萄牙、普鲁士两个实际上的盟友了。

这还没完。

得知大夏国在北非大败奥斯曼人,在克里特岛被奥斯曼人步步紧逼,很快连半个克里特岛都守不住的威尼斯人也上门了。

此时,尼堪还在迈尔萨,在风暴中受损的大鹏号、金雕号、信天翁还在修葺中。

“我叫乔瓦尼.佩萨罗”

前来见尼堪的是一位不到四十岁的英俊高大的威尼斯男子。

“眼下是威尼斯共和国十人议会成员,并兼任克里特岛总督”

“哦?”

此时,在以孙鲁为首的驻欧洲人员的了解下,尼堪多少也了解了一些此时欧洲诸国的政体,何况,大使馆的首席武官祖泽洪还在他身边,按照祖泽洪的说法,威尼斯共和国有最高法院、首席执政官、十人议会三大机构,实际上大权基本上掌控在十人议会手里,所谓十人议会,实际上就是共和国十个最大的贵族。

眼下,威尼斯共和国掌控的土地不多,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商人,以及人均最多的水手,海外领地中,也就是这个克里特岛了,可眼下奥斯曼人的攻势很猛烈,他们已经失去了半个克里特岛,很快就要失去整座岛屿。

由于在本世纪初与教皇的纷争中,威尼斯共和国被排除在欧洲天主教世界之外,这让他们在欧洲异常孤立,这一点,尼堪已经从祖泽洪的情报里知晓了。

此时,经过好几场海陆大战后,尼堪已经完全摸清了欧洲人、奥斯曼人的战斗力,也不在遮遮掩掩了,干脆以本尊出现在众人面前。

“陛下,听说您从突厥人那里得到了米洛斯岛?”

“那又如何?”

两人说的都是拉丁语,尼堪的拉丁语有些磕磕绊绊,但并不妨碍两人交流。

“……,陛


状态提示: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尔及尔宝藏(11)尾声(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