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中,皇帝们瞬间都成了吃瓜群众,这一口大瓜吃起来特别爽啊!
尤其是朱棣,他最喜欢看唐朝的笑话。
别人都说他明朝皇帝是奇葩,可这唐朝皇帝有的时候也不遑多让啊。
看到李隆基这么蠢,让朱棣心里舒服了不少,只要丢人的不是我明朝一个,那我就不觉得尴尬了!
有个人垫背真好。
朱棣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认喜欢甩锅。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对,必须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一定要让人知道,姚崇到底干了些什么!”
“列出一个详细的对比,才能知道姚崇政策实施下去,是在帮谁谋利。”
………………
人皇帝辛此刻都不捏妲己的鼻子了,而是专心的盯着聊天群。
他也想知道,到底是陈通等人在过度解读,还是姚崇真就是想这么干!
推论是有了,再看看姚崇具体的行为。
事实胜于雄辩。
陈通此刻也是战意昂扬,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喷这些弱智皇帝。
陈通:
“要明白姚崇的政策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证。
第1个方面,那就是看唐朝的制度有什么变化?
第一,姚崇没有提出政策之前,选官的渠道非常多,有科举,有自荐,有推荐,有皇帝破格提拔。
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选官渠道。
可姚崇上台之后,除了文官的科举制度外,把其他的选官制度基本上都废除了。
可以说,大权独揽。
第二,读书人的地位急剧提升。
在武则天的时代,那是各取所长,读书人只是占了官吏的一部分,武将的作用也很大。
甚至很多既不是武将又没有读过书的人,他只要有一定的才能,还是可以当官的。
当姚崇上台之后,直接就废除了匦检制度中的自荐制度,而且还不赏军功,这样就更打压了武举制度。
可以说,压制除了读书人意外的其他阶层。
读书人的地位呈现几何级的攀升,迅速制霸了整个朝廷!
而且姚崇还封闭了底层通往上层的晋升通道。
更让读书人在整个社会阶层的竞争中,具有了绝对性的优势。
读书人占据了优势之后,就彻底掌控了话语权,文臣的权力急剧攀升,甚至到了可以抗衡皇权,左右武将的程度。
第三,群相制度的废除。
不管是武则天时期,还是之后的李显李旦,他们选择的都是群相制度。
这个时候的皇权还是比较集中的。
可当姚崇的政策实施之后,群相制度被废除,姚崇直接变成了权臣,代理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皇帝逐渐变成了工具人。
真正变成了天子垂拱而治。
你说,姚崇提出的这10条建议,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
崇祯倒吸一口凉气,只要把姚崇上台之前跟上台之后的政策一对比,这简直不要太明显!
自挂东南枝:
“这已经不用多说什么了。”
“这还不够明显吗?”
“姚崇就是奔着限制皇权,想当一个权臣,想让文臣代替皇帝治理王朝的目的去的。”
“这不正是读书人一直推崇的治国之道吗?”
………………
李隆基心里发凉,这对比的的确太过明显,姚崇才是这一次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文臣才是这次社会制度变革中唯一获利的集团。
他从心里面已经基本承认了姚崇的意图,但他去不能认输。
长生殿主李三郎:
“这只能说明,姚崇的10条建议让整个大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你也不能说明姚崇主观上给李隆基挖了一个大坑,也许这只是社会制度改革后的一种偶然结果。”
………………
此刻,皇帝们纷纷摇头,这李隆基的求生yù_wàng可真强啊,还在挣扎吗?
陈通摇了摇头,他就不喜欢给别人留下幻想的余地。
陈通:
“你说姚崇没有主观意图吗?
那就来看一看这场社会变革中,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对比一下姚崇这10条建议说出以后,姚崇自己的地位变化!
首先,在姚崇没有提出这10条建议之前,姚崇就是李隆基集团之外的人,他根本就没有实权!
姚崇并没有参与到李隆基的政变中,他不是李隆基政变的功臣,所以在先天一年的时候,姚崇是被排挤出权力范围之外的。
甚至,他连丞相都不是,没有资格走在丞相群中。
可但当姚崇提出了这10条建议后,李隆基欣然采纳,姚崇就从一个不受重视的人,瞬间拥有了实权,并且一跃成为了宰相!
可第二个问题来了。
这个时期的宰相还是非常多的,因为这个时期还是群相制度,姚崇只是一群丞相中的一个。
比姚崇资历深,功劳大,地位高的人比比皆是。
尤其是李隆基的老师张说,他不但是丞相,而且还是李隆基的老师,更是当时李隆基的功臣。
他在朝中的地位,那比姚崇高的多。
可接下来呢?
姚崇就用他的这10条建议打动了李隆基,借助李隆基的手,把张硕直接给贬到了地方去。
而且撺掇李隆基,出手打压帮助李隆基政变的功臣。
然后把其他丞相一一砍掉。
瞬间姚崇就成了大权独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