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这个王爷很荒唐>第250章 为救几十万友军向敌暴露弃子身份

士兵们一个两个甭提有多气了,作为上级所抛出的弃子,内心中的痛苦是十分巨大的。

有人说:“对我们最好的还是播州王啊!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做,还得看看王爷才行!”

此话一出,倒是给了大家的主心骨,谁也不想心甘情愿地作弃子,如何摆脱弃子的身份,自然要看着郭海阳的。

承受着所有人希望的郭海阳在沉默了,他在思考着,他在考虑着上官之所以把播州当成了粮仓,除了皇上要坑郭海阳的需要之外,难道就没有什么吗?

郭海阳一想就能想通了!是啊!以此来吸引匈狄人的人马和注意力,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匈狄人太狡猾了,他们是一面是派兵来播州,只是这并不是重兵,声势虽大,可毕竟只是声势。

原来匈狄人是声东击西,直接就攻打到了长安的附近,长安是大安朝的西都,更是郭氏皇族的桑梓之地。因为大安朝的开国太祖就是长安人氏,之所以国号为“安”,因为自己是长安人,取长安的“安”字来命名所建立的皇朝。

原本太祖爷还是想定都于长安的,只是长安因为混战之下,加之土地开发过度,已经不适宜为国都了,加之江南的开发,江南已是渔米之乡,国家的赋税大半在江南,靠漕运到长安的话,多有不便,于是便定都雒都。将长安定为西都,太祖曾归葬于长安。

长安是不能有失的,一旦长安失守,这是整个大安朝的耻辱!为此,安军那是不得不驰援向长安了,长安有强军驻守,可面对着强大的匈狄人也是危险的。

这一个消息早已传到了郭海阳的耳朵里,不过聂远图则说:“据我们的密探来报,各路人马都是迅速地往雒都而去,却不是到长安。”

郭海阳一听,他细细地一想,他双眼一亮,说:“匈狄人并不是如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四肢发达而已,他们还是很有智商的!看看!真是狡猾得很啊!我想皇伯父就是太轻视了匈狄人!以使他的妙计被破!为此,皇上就得保住雒都,他自然是要让军队都朝雒都而来的。”

聂远图点头,他也放心了,只要有许多的人马都赶去雒都的话,雒都就安全了,汉中王也不会有事的。

可就在这时,“不好!”郭海阳大叫一声!他是双眼通红的!他说:“远图啊,我们安军将会有大的损失啊!不可以!绝对不允许!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声音发出去!但愿人们都能警醒过来以避免大的损失。”

郭海阳一看这些沙子,他便说:“给我叫大声点!同时,把沙袋给我叠起来!让匈狄人都能见到,听到我的播州并没有什么粮食!非常的少!还有,在外面调一支军,依造军令,秘密地要进入播州,当然不可能进入,而这一伪造的军令就会落到匈狄人的手上……”

聂远图一听,不明白,不过既然是郭海阳所吩咐的,他就定当按郭海阳所说的去做。

可现在郭海阳最担忧的就是整个大安军,或许不少的人马都回防雒都和长安了,可是在北疆的话?真是大安军一大败,以后还想大安军再出塞反击匈狄人?那就不可能了!还有重要的一点,周边的各国一听说,他们会不出兵吗?南方和西边,包括东边的蛮夷之国无不是野心勃勃的,他们会不乘势而起?

那时大安朝就得遭受群狼分食的结果了,又会出现群胡凌迟华夏大地的情形了。

郭海阳当然不想这一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阻止安军主力被全歼的危险,所以当先之急,他就是要先把眼前的这一支匈狄人给击败!或者是迫使他们离开播州。

所以郭海阳才会设局,以他现在的实力,他对袁大路的人并没有掌控,他就必须设计将匈狄人给驱退了!只有将他们给击退了,自己才能如英雄降世,拯救大安军!救下整个大安军!为以后大安朝还有实力再度反击匈狄人,以及威慑周边各国。

这不,由于有郭海阳的命令,城上的人无不叫骂起来:“朝廷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吗?看看!朝廷说什么给我们镇守重中之重的粮仓,可现在看来哪是什么粮仓啊!粮仓里的粮食连千分之一都不到!气死了!”

就有一个人是三步并作两步,手中的刀就势而出,一刀刺进袋子里,漏出来的全是沙子!是沙子啊!

城下的匈狄人是看得分明的,确实是沙子。还见到许许多多的人是搬着沙袋上到城头了,说:“兄弟,你就不要再叫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上官何时把我们当人来看啊?上官要怎么样,我们也只能是怎么样啊!还是老老实实地把沙袋运上来吧!虽说不是粮食,可起码是沙袋啊!这样我们就能利于防守了!”

在城下的何利夫蒙一看,他不由是嘴角一上翘,就知道城中确实没有什么粮食,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呢。

“真是沙袋吗?不是粮食?”旁边的番都在议论纷纷了,他们是不知该说什么的好。

何利夫蒙叹了口气,说:“大王和我说过,对播州城不要太过于奢望,那里没有什么好东西,要是能放弃播州的话,就必须放弃,可不能折损了我们这么多的弟兄,现在看来真不是粮仓!这些安人真是良心坏死了,想要引诱我们来攻播州,他们再偷袭我们的王庭,想要击杀我们的单于,只是他们的算计又怎么可能得逞?”

何利夫蒙的话,传将下去,匈狄人的斗志就是少了一大半,战意大减啊!毕竟攻破播州无利可图,他


状态提示:第250章 为救几十万友军向敌暴露弃子身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