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巅峰权臣>第225章 针锋相对 1
书令的官署很大,共有4间房,办公一间、会客一间、书房一间、睡觉一间。官署早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周世平进入官署后,与所有尚书省官吏见面后,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便求见了。

一番寒暄之后,众人将奏折留下,起身告辞,看着这些奏章,周世平头有些大,先前议事时的冲击还没有完全散去,周世平实在没有心情看奏章。

这么多年,周世平署理尚书省,主要挂记两件大事:一是官员的任命,这是最重要的,但凡将人捏住了,事情就好办了;二是钱财的支出,这是必须要了解和熟悉的,日后能够控制住了,才能办大事。

所以,周世平时刻掌握这两条主线,能够很顺利署理政务,至于下面的官吏,也要让他们有所企盼,得些好处。

大周京城官员实现5日工作制,5日后可休沐1日,这5日里,5品以上官员每日早朝,皇宫招待一餐,其余官员生活自理,卯时上班,申时歇息,周世平也不例外。

连续几日来,周世平几乎未说什么话,他一直在思考,世家的结局占据了他的所有思维。周世平不表态,倒弄得尚书省的官吏有些紧张。

过了3日,早朝后,政事堂集议。

中书舍人将所要集议的5件事情悉数禀报:一、杭州河遭遇大雨,部分地段冲毁,加之出现险情地段共10余里,杭州府、工部上书请旨拨银5万两修复;二、稻米已熟,吏部、户部请旨派员赴各州、县,督促收缴赋税,督察州、县官吏;三、10月将举行科考,礼部请旨派出主考、副主考,主持科考;四、圣旨已下,大理寺将赵明辉拘押候审,亦派人前往拘押刘元,大理寺请旨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为三司使,共同审理;五、护国大将军贵亲王已经上报将士军功,请旨封赏。

“诸位大人请说。”周世平发话了。

发言顺序依次为户部尚书吴天宇、吏部尚书朱乾慧、御史大夫贾海、中书侍郎刘礼云、中书侍郎穆仁舟、门下侍郎宗亲王。

待到朱乾慧说完,周世平渐渐听明白了,都是表态性发言,啰啰嗦嗦一大堆话,落到关键处几乎没有,周世平非常奇怪,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所有人都是据理力争,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采纳。

“下官说几句,前面诸位大人已经论过,不赘述,杭州河险情年年盛夏皆发,朝廷拨银无数,下官以为今年1万两白银足矣;收缴赋税乃是朝廷大事,就依吏部、户部章程,派出官员,以往皆有惯例,不复多言;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为三司使,以大理寺卿为主,严审赵明辉、刘元,为朝中官员之警示;护国大将军贵亲王上报之军功,下官无异议,待兵部派员核查,而后可上奏皇上;科考主考,下官建议礼部左侍郎为主考、礼部右侍郎为副主考。”

此言一出,全场皆静,科举考试中,贾海将吏部排的干干净净,这是诸人没料到的,朱乾慧低下头,看不清表情。

科考取士,凡录取着,除非能够攀上更高的关系,余者皆视主考为恩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年来,吏部一直把持主考之位,不知贾海为何将吏部排出在外。

周世平不明白贾海的意思,更主要的,是周世平不明白,这究竟是谁的意思,如果是皇上,那么,今日的争论,就没有意义。

“宗亲王是何意?”

“下官以为科考乃是为朝廷取士,录取之人将来必为效力朝廷,故吏部应该参与,至于人选,还请朱大人提出来。”

周世平开始高度警惕了,这是什么意思,一个提出建议,一个反对,关键问题,两人一个是亲王,一个是御史大夫,都是深得皇上信任之人。

略为思索之后,周世平隐隐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奥妙,这政事堂集议,是自己主持的,那么,最后形成的意见,都是自己拍板的,要是这主考之人选,乃是皇上的意思,那么,否定皇上意见的,就是他周世平,不会是宗亲王,要是赞成贾海的意见,如果不是皇上提出来的,那么,他周世平就改变了大周历来的习惯,吏部会没有意见吗。

周世平表面不动声色。

“关于主考一事,本官建议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再座诸位表决,白纸黑字,本官自然会尊重诸位的意见,二是今日暂时不议此事,留待考虑成熟之后,下次再议,不知诸位是什么意见。”

众人全部选择下次再议。

会食时,众人皆不言语,默默吃完便散了。


状态提示:第225章 针锋相对 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