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炮火1906>第一百三十九章 这是在屠杀

第一百三十九章这是在屠杀

今天就一更啊明天二更。全\本\小\说\网

~

其实迫击炮带来的杀伤还不如重机枪,炮弹在厚厚的积雪上跳腾不起,更加无法ji起大片的碎石伤人,可在制造打击俄军士气上头,还是收到了奇效。

后面的俄军被迫从没有破裂的河面迂回包抄,妄图与当面的俄军形成三路合击。

扎里耶斯基后悔莫及,认为清军不过千人左右的兵力,武器简陋,完全不堪一击,认定是场围歼战,甚至没有携带火炮。

狭路相逢勇者胜,眼下拼的是谁能坚持下去,俄军兵力优势依然还在,只要能够将清军合围,胜负还在未知。

“乌拉,乌拉。”

俄军的血x也被打了出来,嗷嗷的叫着不要命的前冲。

李安生目瞪口呆的看着俄军的自杀行动,忽然有些明悟,这不是一战某些经典战役的提前上演么?

这次带过来三个营的机枪排重机枪,除了被安放在满洲里用于防备俄军,其余都费尽心思的带来了这里,一直在不断的喷吐着火焰,子弹不要钱一般的射出去,这是在屠杀。

一战中许多战役明明是互相屠杀,可交战双方还是义无反顾,这是军事严苛不变的代价,之后交战双方开始重视机枪等密集火力的作用,互相屠杀,直到战后才有真正的反省与革新。

俄军依然是密集前冲,甚至没有人想到匍匐前进,哪怕俄军不断的像被割麦子一样成批的撂倒,可他们似乎认定只要坚持下去,不用多久就能冲上清军的阵地。

李持国这才明白,为什么李安生坚持不用调两标步兵前来,而是选择了重机枪与迫击炮。

机枪手都已经麻木了,机械的射击着,甚至都不用调整射击元,子弹打出去就能命中俄军。

旁边的弹药兵不断的将大团的雪块擦拭在发火的枪管上,不断的让枪管冷却,效果还不错。

墨尔根的兵工厂规模还小,重机枪虽然能够仿造,但是质量还不过关,要想真正自产,还要过段时间,再加上只供自用,产量也有限。

这枪管报废了,一时之间这机枪就要废在那里,李安生本来不打算如此不惜机枪损耗,但俄军实在是太密集了些,重机枪一直在轰鸣,不打白不打,打出去全是人命。

这些机枪全是水冷式,李安生没有想到在冰天雪地之下,机枪的冷却效果这么好,看来后世气冷式重机枪在关外大受欢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两翼的俄军辛苦的在西岸那起伏的地形上奔走,甚至要绕到后方,在大雪中艰难的行进。

可俄军还是鼓足了劲,克服了种种困难,飞快的行进着,早一点迂回到东岸,被困的一千多名官兵就能解救出来。

在迫击炮的威胁下,俄军的阵形有些散,但死伤却是少了许多。

但没有密集火力的支援下,这样松散的阵形反而有利于马营的突袭。

展仲宁特意将袭击的地点选择在了相对起伏不算很大的一段河岸,这里刚好可以有一个较大的豁口,能够通向河面。

骑兵四散着从小雪岗上一跃而下,如履平地,杀人的武器分明是俄军熟悉无比的莫辛-纳甘马枪。

大股的骑兵挥舞着马刀迅速的插入了俄军松散的阵形中,肆意的绞杀。

有了马营的突袭,洪老六的特种部队如幽灵般凭借马营打开的局面突至近前,狠狠的用手上的武器教训了老毛子,让俄军目瞪口呆,哪里来的这么强大的火力?

更加诡异的是,还击的子弹打在那些身手敏捷的清军身上,仿佛没有什么作用一般,对方依旧生龙活虎。

这个发现让俄军的士气直接归零,特战队打到哪里,俄军就溃散到哪里。

加上铁远带领的一百多名狙击手,一直在不间断的射杀俄军军官,将试图组织有效防御与反击的俄军小队打散掉。

俄军更加的陷入了慌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这场仗打到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

河面被炸碎之后,只不过短短的两个小时,俄军就彻底的败了。

除了近千人护卫着扎里耶斯基等高级军官逃跑,其他的俄军都成为了俘虏。

要不是李安生再三关照放过扎里耶斯基,只怕这家伙也跑不掉,马营可不是吃素的。

扎里耶斯基要是给俘虏也是个烫手山芋,这场仗也就无法掩藏在明面下,只能抖落出来。

而有一个被打丧了胆的俄军高级军官回去大肆宣传,也能加重清军的砝码,让俄军投鼠忌器。

尤其是扎里耶斯基能够影响到他的老爹,东西伯利亚总督阿莫戈维奇。

小股的俄军根本就逃不了,冰天雪地的,马营稍微一搜捕,这些俄军就自动的跪地请降。

略为清点了一番,打死的俄军至少一千三百余人,手伤的、俘虏的也有近两千人,这回俄军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李持国这番指挥得力,被李安生夸奖了一番,眉飞se舞,看着大批的俄军俘虏垂头丧气的从他面前经过,那个心情可不是用言语能描绘的。

“大人,往后小弟就跟着您最好这样的胜仗能多来几次,那才对得起小弟几年军校苦读。”

李持国这厮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的确清苦,也磨练了出来,女se也未能亲近,到了黑龙江同样是过的苦行僧生活,两点一线。

要不是从李安生身上看到了不少的希望,他还真不愿意留在黑龙江。

经此一役,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九章 这是在屠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