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三百三十四章、冲击3段(6)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索性再啰嗦几句。

如今中国人得以安居乐业,这些人还能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参加比赛,追逐自己喜欢的成绩;实实在在地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分不开的。

用个粗浅的比喻,中国的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就好比下围棋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战斗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如今的世界形势,与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况,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的。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译文是,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孙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对战争的认识无疑也比一般人要深刻。

春秋无义战,在当时,各国诸侯为了争霸,频频发起挑衅,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和平既然不可能实现就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战争,重视战争,以保存自身。

因此,孙子在《孙子兵法》一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对战争的看法是非常严肃的,在他眼中,战争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节选自***《论反对东瀛帝国主义的策略》)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这段话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这里的“敌国“不是“敌对的国家“的意思,而是“地位相当的诸侯国的意思“。

这是孟子表达他对春秋时战争的看法的话,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

宋代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一章的解读是:“《春秋》每书诸侯征战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

朱熹对孟子思想的把握是准确的。他在此并未细作训诂,而是阐发这当中的义理。

春秋不同于其他史书如“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单纯地记述史实,而是融入了孔子自己的感情看法,绳之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也即后世所流传的“春秋大义“,用以褒善贬恶,拨乱反正,故而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因此,《春秋》在记述战争时历来是立场态度十分鲜明的,那就是讥刺不合礼法,不合道义的战争和罪恶,没有合于道义而加以赞许的情况。

朱熹进而解释孟子“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之意,举了“召陵之师“为例。

“召陵之师“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功遏制了楚国(当时被认为被认为是蛮夷之国)北上扩张,维护了中原诸国利益,而且取得和平胜利的一次行动,所以朱熹引为范例。

孟子的思想,究其根本,还是来自孔子。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春秋时代了。

儒家所谓义战,必用天子之命,所以说“征“乃是“上伐下“。

地位相同的诸侯国互相征战,那就是藐视天子,目无王法,是“擅兴之罪“,所以“敌国不相征“。

所以明人有云“圣经不与诸侯,以其不知有王也。“,而朱熹所说“以著其擅兴之罪“也正是这个意思。所谓“擅兴之罪“也就是“不知有王“之罪。

然而《春秋》对不同战争的评价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有褒有贬的。

正如董仲舒所说是:“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仇。“

南怀瑾先生就认为《春秋》这本书并不是非战论,相反的,它特别强调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认为战争应当是为义而战,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的战争哲学,所谓“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仇“。

所以孟子自己也说“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比如它对齐吴艾陵之战,就采取贬低的态度,对于郑人伐卫,楚公子申伐郑等战争,则采取赞同态度。

这是就具体的事情而言的,然而并不能改变孔子对春秋诸侯战争的总体看法,并不能改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事实,所以孟子说虽然“彼善于此,则有之矣“,然而终究还是“春秋无义战“。

春秋之时,诸侯之间兼并和争霸的战争此起彼伏,周天子被彻底架空,是一个所谓“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混乱时代,历史文化的破坏,政治道德的没落,都十分严重。

在春秋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人伦文化的道德基础,几乎都被那些有霸权的上层领导分子破坏完了。

所以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他认为,在那个时代,各国诸侯们的霸业,都不培养政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四章、冲击3段(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