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做不了大树,但我可以做一棵小草,让春天充满生机,让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更加洁净、美丽;我虽然做不了磐石,但我可以做一粒不起眼的沙子,要知道建造高楼大厦、修桥铺路可离不开我;我虽然做不了大河,但我可以做山涧的小溪,让溪流源源不断地汇入江河,江河有了源头才不会干涸。灌溉农田滋润万物,也有我一份功劳。
知足常乐:如小草一棵,仰青松之伟岸,却不妄自菲薄;如沙子一粒,仰泰山之巍峨,却不自惭形秽;像荒野里一株无名的野花,不因玫瑰的妖艳、百合的美丽而枯萎,要知道鲜花和小草同样能打扮春天。
知足常乐:不是懒惰、平庸,而是一种坦然、从容、平和的心态。你无法改变你的环境,但可以改变你的心境。
人生是在苦难中成长的,想想生命中还有很多比我们更不如意的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有的人一生疾病缠身,还有的人一生都看不见光明;我们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感到知足和幸福。
知足常乐:不为劳苦而伤悲,不因挫折和失败而怨恨,不为争名夺利而烦恼,你也就不会经不住外界的诱惑,而上当受骗或贪婪而误入歧路;在困难时我们不要感叹命运不公,只有坦然面对,坚强奋斗,才能让自己不断壮大!
知足常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是一种心灵的幸福感受。知足常乐,如一汪清泉,一缕阳光,洗濯你心灵上的杂质,拂去你心空里的阴霾,使你的生活每天都是阳光灿烂,春暖花开。
上面这些,不必别人讲,李铁如都能体会到;可是小严就不能,李亚峰更加不能。
不知足,还能常乐吗?只能常苦恼了吧?
说起来,就要提到所谓“求不得苦”。还得引述佛教提出的人生八苦。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我等凡俗之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
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
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佛说,人的yù_wàng不能与yù_wàng的对象聚合为一体,yù_wàng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记得以前听过的潘多拉的故事,潘多拉由于受到众神的祝福而变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女人,但是由于太完美而让她觉得生活少点什么,于是她打开了那个盛满罪恶的盒子。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很年幼,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笨啊,放着好好的幸福不要,偏偏要去碰那个罪恶的盒子。
现在想想,如果世界真的有朝一日变成天堂,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罪恶只有幸福和安宁,那那个时候的人们生存的动力会变成什么呢?
人生八苦,真的很苦吗?抑或是那颗小小的枇杷糖,入口苦涩最后却甜蜜清凉,回味悠长。
其实,所谓佛就是觉悟了的意思。
佛祖释迦摩尼通过长久修行,把人生这八种情态做出了明确具体的总结,并且提出了一整套能够令人们原来所有颠倒迷离的种种烦恼,从而得以解脱的修持理论。
实际上,说句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