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世尊奉的儒家祖师爷的孔子,就是一位信命的老夫子。
孔子早年周游列国,到处推行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很想干一番仁政事业,结果却是风尘仆仆,穷困不通,碰了一鼻子灰以后,才领会到命运之神是这样无情地捉弄人;于是,年过半百以后才发生了“五十而知天命”的感叹。
此外,他和他的弟子还大肆宣扬“死生有命,福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的思想。
到了汉代,儒家学说风行天下,天命观更加深入人心,董仲舒、杨雄等人,《淮南子》、《白虎通》诸书,无一不是命运观的提倡者或信奉者。
甚至连东汉杰出的无神论者王充对于命运的观点也深信不疑,说什么:“凡人遇偶(碰上好运)及遭累害(遭受灾祸),皆由命也,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还说什么“贵贱在命,不在智慧”(《论衡·命禄》)。
对命运的看法叫做命运观,古今中外的命运观有:儒家的天命观、道家的自然命定论、佛家的因果论、基督教的上帝决定论、***教的前定说、古典物理学的机械决定论(即拉普拉斯决定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的非决定论及中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决定论及菩提量子的大统一命运观——全定论。
全定论总结了命运的九个方面和28个概念。
全定论对命运的定义:命运(全程的概念)是宇宙中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从生到灭的轨迹。
已为宇宙规律所完全预定。或者说:命运是万事万物已经为宇宙规律所完全预定了的从生到灭的轨迹。
传统的机械论认为宇宙初始时因已确定,而相应的果自然就限定了。
比如掷出一个骰子,虽然其还没有落地,但是结果实际上已经由出手那一瞬间的速度、角度、风速、温度、湿度等等外部因素所决定了。
无论是骰子、星体的运行,还是人类的思想感情,莫不受各种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的制约。
这一切都源于宇宙形成之初的初始条件。因此人的命运实际上也是确定的。
但现代的量子力学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而且也不承认严格的因果律,这对于整个科学观念和人与自然关系都被动摇了,反而变成什么都出于偶然。故而,命运是不可预知的。
不管传统的机械理论、神秘学、其他玄学,都缺乏统计学里趋势学概念。
俗语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由社会统计的概念启发,一个人命运是由家庭、个性与特质、先天资质、婚姻、可掌握之资源、努力与专注之事来决定,而婚姻对女性命运决定之因素很大。
世界各哲学家和思想家亦对命运有不同看法。
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已对命运有所立言。
如儒家相信命运的存在,故此孔子曾提出“义命分立”,他曾以恢复周礼为例,指出即使他再努力要求诸侯尊重周礼,但受到客观环境影响,他的使命依旧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可知,儒家是相信命运的存在。
反之,墨家和法家反对命运的存在,两者均认为人的贫与富、幸福与否是靠其个人努力与否来决定的,天是没有决定命运的能力的。因此,墨家和法家都不同意命运的存在。
其实,说了半天,这些假说都在提出一种主张,意图指导人们如此处世。
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些学说一一弄明白,不负责任地说,就是选一个顺眼的去相信就好了。
命运是否主宰人的一生,与你普通平民百姓日常做什么,关系真没有那么大。
走马观花到了这里,也随意瞎说两句。
任何人的一生,无法就是无数感受的集合;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念兹在兹,颠倒迷醉;而无论如何,我们每一个,无论尊卑贵贱、贤愚不肖,都毫无例外是自己的主人。
在世上,我们每一个都扮演了一个或显赫或卑微的角色。
设若真有所谓命运,则只是角色定制;演得好不好,依旧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
意思是: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所以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
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
就这一段而言,所谓命运应该不过是规律。
规律肯定存在,但是那又是人们自己总结出来的;从来就要准确或不准确的争议。
归根到底,人们为什么那么在意命运呢?很可能,人们在意的,还是自己的感受!
就像古往今来,人们去算卦算命算运;经常有人对算命先生翻脸,恶语相向。
为什么呢?只不过就是“结果”太差了!
那么,他们到底是相信还是没有相信呢?人们常常做一些自相矛盾的事情,却也不足为奇。
既然众生平等,又何来低贱卑微的“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