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女儿也是淡淡的。

此刻秦氏的提议让他怦然心动,他实在舍不得让子妍这个宝贝女儿到那暗无天日的皇宫去受苦。

皇命不可违,权衡再三,只有牺牲筱柔了。

案前少女手执柔卷,看得入神。细细瞧去,她眉眼虽不出众,但生在一张白皙如玉的瓜子脸上,显得十分随和。香色轻衫罩着她细瘦的身子,更显纤巧柔媚。

“夫人来了。”小丫鬟珍儿轻声禀道。

少女闻声抬头,莞尔一笑,温婉妩媚,淡若春风。

“筱柔。”冯氏一进门就哭起来。

柔扶母亲坐下,柔声抚慰:“女儿都知道了,母亲不必难过,事已至此,悲伤无益。”

冯氏抱住她哭道:“我们母女的命怎么这么苦哇!”

柔也流下泪来,长到十四岁,她早已习惯了被冷落、被歧视。一颗心已经麻木,似乎连恨也恨不起来了。

只是一想到自己走后,丢下母亲一人在这冷漠的大院里独自受煎熬,心还是痛得厉害。

这个世上,也唯有母亲能令她心痛了。

二月十六,大婚之日。

阖府上下忙得团团转,筱柔母女在这府里虽没什么地位,但毕竟是头一次嫁女,又是皇妃,自然不能草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一天,刺目的大红色淹没了整个墨府。

柔坐在铜镜前,浓妆艳抹,满头珠翠,只是面无表情。

冯氏拉着女儿的手,双眼哭得红肿。

宫里的嬷嬷进来催促:“时辰已到,请娘娘起驾!”

柔缓缓起身,扑进母亲怀里,无声地流泪。

嬷嬷很不客气地分开她们,替筱柔蒙上盖头,扶她出了闺房。

庭院里站满了人,大家的眼神各不相同,有艳羡的,有惊讶的,也有鄙夷的。

墨寅觉得心怀有愧,亲送出来,率众跪地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柔自己掀起盖头,旁人看上去,她神情淡漠,似乎出阁的是别人,她只是一个旁观者。

嬷嬷见她不出声,便代为发话,请墨寅他们起身。

妍上前一步,面上带着假笑,语气却酸溜溜的:“妹妹此番贵为皇妃,姐姐的功劳可不小呢。听说当今圣上英俊多情,真是妹妹的福气啊!”

景昊的为人,筱柔也早有耳闻。但她已习惯了忍耐,在这个家里,对她们母女而言,抗争无益,只有自取其辱。

与其呆在这凉薄之地,不如尽早离开。只是宫中同样是不得见人的去处,此去前路茫茫,殊难逆料。

她放心不下的只有母亲!

妍同她说话,她恍若未闻,表情木然,转身向府门走去。

“墨筱柔,你――”子妍大怒,跳脚道,“别以为你做了皇妃便不将人放在眼里,你只是个妾室而已。”

柔倏然转头,目光似两把利剑,狠狠地刺过来。

妍一呆,住了嘴,终是没敢再说一句。

柔将目光转向母亲,那里面满是不舍怜惜,冯氏捂住嘴,泪如雨下。筱柔深深看了一眼,然后决绝地转头离去。

墨寅怔怔地瞧着筱柔上了辇舆,渐去渐远。不知为何,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女儿的眼神竟让他有些许害怕。

她母女受冷落,阖府上下都不把她们放在眼里,冯氏每日以泪洗面,而墨寅却从未见过筱柔落泪。她也不来大吵大闹,整日沉默寡言。

也正是她淡如轻风、冷若冰霜的表情,让墨寅这个做父亲的日日于心难安,他甚至怕见这个女儿,更怕看见她的眼神。

喜炮犹在耳畔轰鸣,墨寅一颗心说不上是忧是喜。

皇宫殿宇重重,楼阁栉比,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夕阳映照下,金色的琉璃瓦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金砖铺就的长长甬道一直通向光明殿,那里是帝王的朝堂,筱柔今日将要和皇后在这里一同接受册封。

悠扬的乐声响彻大殿,册封大典准时开始。

柔随在皇后闻婵的身后,一步一步登上层层台阶,向大殿里行去。她低着头,只能看见皇后长长的披帛曳地,说不出的华美艳丽。

皇帝景昊就在金銮殿上,太后也在座。

一向淡定自若的筱柔也禁不住紧张,手心里满是汗。

内侍尖细的嗓门在宣读诏柔:“闻氏有女闻婵,贤德淑良,品貌出众,朕心甚慰。着即封为皇后,掌管后宫,母仪天下。钦此!”

闻婵接旨,受过金印,叩谢隆恩。

太后清亮的嗓音响起:“抬起头来!”

闻婵应声抬首,众人只觉一阵眩目。

眼前女子黛绿双蛾,鸦黄半额,腰肢如柳,须发似墨,幽妍清倩。艳冶,容光夺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都不足以形容此女的倾城之姿,真个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高高在上的皇帝景昊居然情不自禁地走下宝座,径直过来牵起了闻婵的纤纤柔荑。闻婵含羞低头,美到极致。

柔趁此机会偷瞧了一眼,传说中乖张冷情的卫天子景昊竟是一位身形颀长、俊逸无双的美少年!剑眉星目,鼻若悬胆,脸部线条极其完美。只是目光凌厉,神情淡漠,这点倒是与筱柔有几分相像。然而他身上自有一股帝王霸气,不怒自威。

只一眼,筱柔便怦然心动。毕竟是怀春少女,哪有见了英俊少年不动心的?

想到自己所嫁夫君不仅是万人之上的真龙天子,长相又如此风神俊美,筱柔心里一阵


状态提示:第76章 害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