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盛唐小园丁>第二百四十六章 《钱船长历险记》

一片肥沃的土壤被翻开,里面的杂草也被婉儿捡了出去,随后张纵用耙子把大块的土壤打碎,并且将土地平整好,这才拿起旁边的一个小袋子,然后把里面圆圆扁扁的种子小心翼翼的种下去。

这些辣椒种子都是张纵与婉儿一颗颗剥出来的,剩下的辣椒皮剁碎了,做了一碗辣椒油,张纵也没做复杂的菜,只是做了一碗热乎乎的羊肉烩面,然后加上辣椒油吃了个大汗淋漓,简直太痛快了。

现在张纵只想让这些辣椒快点长大,在冬天之前应该能收获一批辣椒,不过他也留了心眼,辣椒并没有完全种下去,而是分成两批,如果今天没有种成功,那么明年他还有机会。

与辣椒类似的还有玉米和土豆,这两种高产作物是钱达海去美洲的主要目标,所以这次也运回来不少,比如玉米就有两大车,土豆的数量本来更多,但这东西在海上容易坏,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下容易发芽,所以在海上损失了许多土豆,剩下的土豆送到京城时,大都也已经发芽了,不过也正好用来栽种。

这些玉米和土豆分成两份,一份由司农寺在北苑种植,另一份则交给李弘的东宫来负责,张纵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不过对于这批玉米和土豆,张纵却十分的小心。

明面上看,张纵将这些玉米和土豆全都种在了芙蓉苑的一个花圃里,这个花圃土地肥沃,只要清理出来就是很好的农田,而且有专门的人看管,似乎也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

但是张纵依然不放心,所以在私下里,他也偷偷将一批土豆与玉米的种子带了出来,然后分成几份,秘密的种在了别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只有他自己知道,甚至连李弘也只知道张纵有这个计划,但却不清楚种植的具体位置,这也极大的增加了保密性。

“世兄书印好了!”就在张纵刚把辣椒种下去,忽然只见薛绍从芙蓉苑那边的月亮门飞奔而来叫道,手中也挥舞着一本厚厚的书。

“拿来我看!”张纵闻言也立刻激动的道。

薛绍立刻把书递给张纵,而张纵也一眼就看到了书面上的《钱船长历险记》六个大字,这正是他根据钱达海的经历写成的小说,前段时间交给印书局印刷,现在总算是出样书了。

张纵接过书立刻翻开书页,一股熟悉的墨香立刻飘了出来,书中的排版也十分精美,当初他献上活字印刷的办法后,朝廷很快就开办了印书局,专门负责书籍的印刷,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十分的成一降再降,许多读书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缺书看了。

“不错不错,暂时还没有找到错别字,而且我要求的插画也做到了,也算是十分难得了!”张纵边看边点头道,他仿照后世的经验,在小说是加入了一些插画,从而让人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这对印书局来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现在看来看他们完成的不错。

“那当然,本来印书局还嫌咱们的书太麻烦,本来不想接,不过后来我报出世兄你的名字,他们立刻就答应下来,而且还十分用心的提前给咱们安排好,毕竟要不是世兄,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什么印书局!”薛绍说到最后也十分得意的道。

“印书局现在的活很多吗?”张纵闻言也好奇的问了一句,印书的事他本来想自己去办的,但是薛绍知道后,却抢着去做,并不是他闲的发慌,而是想趁机把《钱船长历险记》先睹为快。

“很多,世兄你也知道,读书人都有一个臭毛病,那就是喜欢著书立说,以前光靠抄书一来太慢,二来太贵,就算是贵族也请不起太多的人帮自己抄书,但面就不一样了,印书局一天就能印刷成更是低的要命,所以不少人都抢着把自己的诗文编纂成册,送到印书局去印刷,所以印书局那边也根本忙不过来。”薛绍笑着介绍道。

自从印书局成立后,除了按照朝廷的要求印刷了许多儒家经典、农书、历书外,也开始承接一些私人的印书要求,这也为印书局带来大量的收入,使得印书局不但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能上缴大笔的收入,成为皇家的财源之一。

说起来在后世时,张纵记得在他还未成年时,社会时曾经兴起一股出书风,无论是商人、明星还是官员,都喜欢出一两本书傍身,虽然这些书大都是由枪手代写的,但并不能影响他们的兴致。

相比后世,大唐这个时代的精英却几乎全都是读书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出自儒家,哪怕是舞刀弄枪的武将,也大多熟读兵书,甚至有些文武双全的人,上马提枪杀敌,下马捉笔写诗,大唐的许多边塞诗就是出自武将之手。

这些儒家出身的读书人对著书立说的yù_wàng远超后世那些附庸风雅的商人之流,所以在印书局接受私人印书后,许多人就把自己珍藏的诗文拿出来,印刷成册后四处读人,当然绝大部分人的诗文都是一言难尽,但依然无法打消他们印书的热情。

张纵把书大概的翻了一遍,随后再次向薛绍问道:“只有一本样书吗?”

“不是,样书本来有三本,但刚才在路上我遇到光顺和李旦,被他们给抢走了两本,我娘之前还说要一本,估计等下我得再去印书局要几本。”薛绍这时也一脸无奈的道,这本《钱船长历险记》写的十分精彩,而且又与最热的航海有关,再加上故事写的引人入胜,连他这个不怎么看书的人都想收藏几本。

张纵闻言也是微微一笑,李光顺是狂热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六章 《钱船长历险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