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又高看了安东一眼,这种直截了当问个清楚的作风可能在官场尤其是文官群体当中肯定是犯忌讳的。按照俄罗斯的传统和习惯,长官故作高深故意装腔作势下属慢慢体会慢慢猜测才是惯例。
对俄国的官儿们来说,这么做可以极大的增强他们的威望,可以将下属拿捏得死死的,反正他们对此是乐此不疲。
只不过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却并不喜欢这种传统,在他看来这种故作神秘的搞法除了让部下疑神疑鬼愈发不敢做事之外,就没有任何好处。
他认为上级就应该把话说清楚,至少要把你的命令和企图清楚地传达给下级,这样他们才能全力去完成你的命令实现你的企图。而故意模棱两可故意不把话说清楚,那下级就搞不清楚你到底要做什么,自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觉得俄国的官儿们之所以喜欢说话云山雾罩,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自己不想负责,模模糊糊地交代下属,最后结果如果是好的,那他自然可以大大方方去认领功劳。如果结果不好,他也可以将所有的责任推到下级身上,不用为此负责。
讲白了,这就是官场陋习,根本是毫无意义。至少罗斯托夫采夫伯爵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他对下级的每一道命令肯定是清晰不会产生误会的,除非是有些事情涉及绝密,不能说清楚。
至于谢尔盖为什么会觉得安东孟浪了,那是因为他早已习惯了俄国官场的这一套,哪怕是罗斯托夫采夫伯爵不搞这一套,他也习惯了这一套,而且也默认了这一套。
所以他是恪守这一套,哪怕有时候对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的命令理解得并不清晰,但也不敢问,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及官场上的规则去办。
而他的运气也不错,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绝大部分命令都很清楚,不会让他产生误会。而极小部分搞不太清楚的,以他的智慧也能糊弄过去,哪怕完成的不是十分完美,但也算过得去,所以也就没有被罗斯托夫采夫伯爵教训和敲打过。
久而久之,谢尔盖还以为是自己的水平高,深谙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的心意呢!
其实吧,如果他胆子大一点,在接到那些极少数听不太懂的命令的时候多嘴问一句,马上就会知道罗斯托夫采夫伯爵不是在故弄玄虚,那样他执行命令的时候表现会更加完美,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应该会更加满意和喜欢他,也会给他更多的机会。
可惜的是谢尔盖的惯性思维杜绝了这一切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让他根本无从了解真正的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继而产生了很多的误解,让他没办法真正成为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的心腹,也无从在关键的时刻把握住关键的机会。
就比如现在,如果他真正了解罗斯托夫采夫伯爵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就会知道选择回圣彼得堡是多么错误了。
可惜的是他习以为常的惯例毁掉了这一切,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一个稍微聪明一点的官僚罢了。他的心性他的志向都达不到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对他的期待,他永远也无法成为下一个罗斯托夫采夫伯爵,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俄国改革派的领导者。
此时此刻,当安东又一次提出了很冒昧的要求之后,谢尔盖愈发地觉得安东不知轻重了。他认为下级必须充分尊重上级,唯上级的意志行动,现在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已经很宽宏地回答了你那个很冒昧的问题,这已经是很破格了。这时候你只能老老实实感谢伯爵的宽宏然后毕恭毕敬地退下做好你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冒昧无力地又提出新的无理要求。
反正谢尔盖觉得安东是个不知轻重的莽撞人,如果他是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的话肯定会狠狠地教训其一番,让他知道什么叫上下尊卑!
当然啦,我们都知道谢尔盖又一次要大惊失色了,因为罗斯托夫采夫伯爵不像他那么狭隘,对他心目中那种所谓的上下尊卑也毫无兴趣,所以他很坦然地回答了安东的问题:
“费奥多尔.贝格上将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他对工作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是严苛……当然,我觉得你不需要特别关注这位上将,因为他前来乌克兰当总督的可能性非常小!”
谢尔盖是眼镜碎了一地,因为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的话几乎已经暗示下一任乌克兰总督就是沃龙佐夫伯爵了。尼玛,您要不要这么好说话,人家只是问费奥多尔.贝格的事情,你怎么连带着这种秘密也随便往外讲啊!
如果不是熟知罗斯托夫采夫伯爵没有私生子也没有安东这种亲戚,谢尔盖非得怀疑安东是不是他亲儿子了。这让他多少有点愤愤不平,认为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对安东实在是太好了,大家都是下级您老人家怎么不一视同仁呢?
只能说谢尔盖太不了解罗斯托夫采夫伯爵了,并不是他一碗水不端平,而是谢尔盖自己总要把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往他既定的那个模子里面套,以俄国传统模式为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办事自己就画地为牢给自己圈死了,肯定没办法获得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的“一视同仁”喽。
只不过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是咬定了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厚此薄彼,等安东走了他还在那里愤愤不平呢!
而此时,就到了罗斯托夫采夫伯爵敲打他的时候了,他马上就会深刻体会到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的“偏颇”有多么严重!
“有考虑好去哪里工作吗?”
谢尔盖回答道:“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