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墨客>第0193章 一切为了恩师

第0193章一切为了恩师

朱元璋有点纳闷,这孩子的要求有点太轻描淡写了,跟他印象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点差距。

郑长生的要求很简单,他负责赚钱给老朱,但是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他的恩师方克勤,不能外放为官。

老朱思来想去的,都没有想出郑长生的话里有什么阴谋和陷阱,不就是要求不让师父方克勤外放吗?

这对于老朱来说简单的很,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虽然他已经对外放官员的名录批示过了,但是从中书省要回来重新修改一下,应该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于是老朱可以说是拍着胸脯保证的,这个问题小事情,你尽管放心好了,出不了岔子。

额,听到老朱的这句话的保证,郑长生才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

空印案这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是唯一的一个牵连无辜最多的大案。

光是杀掉的无辜的地方主政官员都得有几百人,可以说牵连甚广。

师父方克勤也正是由于空印案的牵连才丢了性命的,这是历史记载的史实。

所以郑长生才心忧不已,之前他就考虑这个问题,一定是竭尽所能的阻止师父外放为官。

只要是不主政一方,这空印案就牵连不到。

说起来空印案据史书记载,是发生在洪武年间的事情,因为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

这事说起来其实是因为明朝的报销制度不完善引起来的。

洪武朝,老朱规定每年地方官都需要派人到朝廷的户部,来报告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

而且所有的账目必须要经过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才能算是通过,才能完成这一年的财政结算。

若其中有一项不符合,那就得必须驳回重新造册,而且造册完成后由原机关盖上地方官的大印方算是完成。

因为当时的交通不发达,往来路途的遥远,如果发回重新造册势必会耽误时间,所以前往户部核准核销的官员,都事先备好盖了印章的空白文书以备使用。

要说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由于钱粮在运输过程中肯定要有损耗,所以运输官员都备有空白关房大印的文书,以运输到京师的实际数据为准,重新填写一份交给户部审核。

但是老朱这货就怀疑官员相互勾结,吞没其中的差额,这是欺君之罪啊,所以下令处罚所有相关联的官员。

这当然是元朝的时候的习惯性做法,老朱刚开国没有多久,大多使用的是前朝留用官员。

是以,这个习惯就保留至今。

空印案的影响可以说是在明朝立国之初是大案要案,光是主政的一把手就杀了好几百甚至上千人了,受牵连着更是无计其数。

吴晗的《朱元璋传》说空印案被牵连杀掉的有几万人,可见这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是以,郑长生是极力阻拦恩师方克勤主政地方。

史书所载方克勤于洪武四年主政济宁知府,也就是今年。

所以郑长生很是担忧,老老实实的当你的清流言官多好,可千万不要当主政一方之要员啊。

这以后要是被牵连到的话,那可是要丢脑袋的啊。

所以,他借着今天老朱高兴,就提出这一个要求。

当然这不是空口白牙就提要求老朱就能同意的,郑长生是费尽了心机,磨损了口牙找出各种原因和借口阻拦这件事的发生。

理由有三:恩师方克勤待小子如师如父,小子自幼丧父,是以待恩师情深,不愿和恩师分离。

二是:方克勤上有高堂老母,下有未成年之幼子,实在不宜远行

当然这理由有点牵强,你又不是方克勤,凭什么代替他来说这样的话?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

欲尽忠就不能尽孝,这是官员们的普遍共识。

但是郑长生就不管了了,就这么说了,反正没有理由,找个理由也得把恩师给留下来,怎么着也不能为空印案所影响到。

其理由三:小子有许多未解之学业,需要恩师勤加指点,是故不能远行。

你老朱不是想要我脑中的郑家先人的智慧吗?那好,我脑中的智慧并不是万能的,那是需要恩师时刻的教导,才能够领悟出来的。

这个理由够坚挺的了吧?

所以,郑长生看到老朱答应自己后,心里就算是安定下来了。

老朱虽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把方克勤留下京师,虽然老朱也很是猜测自己的内心,但是郑长生敢以脑袋作保,老朱累死也不会猜到为什么?

郑长生很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自己的几个要求,老朱是无不应允,所以他心里美滋滋啊。

就连朱小四在他后面追了好半天,他才发觉。

“四哥你这是做什么,大热天的不在书院好好的学习,这个时候跑来找我作甚?”

郑长生很是不解。

皇家书院就在皇极殿的旁边,其实朱小四一早就注意到郑长生来了。

他一直在书院的拐角处等着呢,就等着郑长生从父皇的办公室皇极殿出来,他才过来说话呢。

这段时间可算是把朱小四给憋死了,每天的读书写文章,他都要疯了。

之前郑长生当伴读的时候,有郑长生这个活宝调剂一下书院的生活,讲讲故事啊,带点美食啊。

他也不觉得无聊,可是自从郑长生离开书院,到了太子哥哥朱标的詹事府中任事以来,可算是把朱小四给郁闷毁了。

夫子张口闭口之乎者也,处处都是圣人之言,道德


状态提示:第0193章 一切为了恩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