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泽佑是个天才。
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的。
他只有初中学历,相貌普通平常,属于那种丢在人群中,一眼扫过去,绝对看不见的那种。
如果走在大街上和冯泽佑擦肩而过,用不了零点一秒钟,就会忘记他的相貌。
冯泽佑的家境也极为普通,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其中母亲已经下岗了,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工厂里上班。
他初中毕业后,就到厂里上班了,那个时候,还流行“接班”这种在后世看来,很不可思议的行为。
简单的来说就是,冯泽佑的母亲,还没有到达退休年龄,但是冯泽佑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他也不想继续上学了,于是,母亲和厂里打了一声招呼,提前退休让冯泽佑接替她的工作岗位继续上班。
在这个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绝大多数工人都会做的事情。
而且很多单位,实际上,也都是这样做的。
尤其是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里,人们都习惯了这种方式。
要不是有了互联网的横空出世。
相信冯泽佑还继续会在厂里上班,日复一日的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像五十多岁的老人一样,每天盯着那块单调古老的电流表,然后在工作日志上,每个小时都写上一句,某某小时,风机电流是否正常。
这样的日子,让冯泽佑过腻了。
但离开了厂子之后,冯泽佑偶尔在寂静的夜里,躺在床上回想起来时,竟然还觉得有那么一丝怀念——至少那个时候的他,无忧无虑,而不像现在这样,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之中。
做外挂,是一种非法犯罪的行为。
这是冯泽佑后来才知道的。
在这之前,冯泽佑还不懂的,什么叫做外挂,什么叫做代码,什么叫做程序——甚至他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
而他在接触计算机后,立刻就被这个东西,深深的吸引了,冯泽佑想不通,为什么计算机另一边的人,隔着千里之遥,都能收到自己发出去的信息?
互联网上的这些软件程序,又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为了弄清楚这一切,冯泽佑将他在厂里上班所赚到存起来的工资,全部都拿出来,购买了有关于计算机的书籍。
刚诞生的电脑报报纸,每一期,冯泽佑都会买回来,将上面所有的文章,一字不漏的全部看完。
当别人在网吧里面,兴致勃勃的用企鹅软件聊天时,冯泽佑却是跑到网吧里面,尝试着如何用c语言去编程,然后运行自己所撰写的程序。
结果分为两种。
第一种结果就是,他撰写的程序,漏洞百出,甚至根本不可能称之为程序,电脑往往运行不到两秒钟,程序就直接崩溃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他写的程序乱七八糟,电脑的确是成功运行了,但运行之后,占用了大量cpu的资源,使得电脑当场就死机,然后变成了蓝屏。
无奈之下,冯泽佑只能是频繁的开机,关机,用这种古老但却最实用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情况。
然后就被网管重点关注,最后被网管“很有礼貌”的“请”出去,送他一句话:“你是不是想把我们的电脑弄坏啊?”
上网的网费,也是不菲的,又是购买书籍,又是自己去网吧跑去摸索实验,冯泽佑那点微薄的工资,很快就一干二净了。
后来,冯泽佑想出来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自己干嘛不去应聘一个网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