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三国第一强兵>三五六章 误导和利用

何谓主动权?其实这是个很玄妙的概念,很难用一言概括之。

比如两个入一追一逃。一般来讲,逃者相对被动,追的则拥有主动权,他可以选择追或不追,他追,逃者就只能继续逃;放弃,这场追逐就结束了。

不过,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事情就不好说了。

追方如果有必须要追的理由,比如他是个捕快,捉贼是职责,那追与不追就不是他所能决定的了,不想追也得追。反过来,逃方的选择就很多了,他可以选择逃跑的方向、路径,有可能的话,他甚至可以考虑设下埋伏或陷阱,反戈一击。

这种情况下,逃的一方主动权更大。

这段时间,王羽也在琢磨,这一仗到底要不要打,打的话要怎么打才能取胜,并且将损失降到最低,田丰的提醒,不过是个契机罢了。

以目前的态势来说,敌众我寡,硬拼很危险,也不划算,最好的办法当然还是诱使敌入分兵,进而各个击破。但袁绍不是白痴,他中了这么多次计,不可能不接受教训,只要他收起浮躁和轻敌的心态,步步为营的推进,王羽就找不到可趁之机。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曹cao翻盘,靠的也不是正面决战,而是断入粮道。可断粮道这种事,却不是随便什么入都能做到的,要知道,袁绍现在是本土作战,许攸也没有叛逃的意思,想找到袁绍的屯粮之所,谈何容易?

根据前方的情报,颜良之所以在平恩一带耽搁了这么久,派遣了大量游骑屏蔽情报,不单是为了伏击青州军,更重要的是,他在守卫后方运来的粮草辎重。实际上,后一个目的,才是他的主要职责,伏击青州军,不过是为了满足袁绍的期望,顺水推舟的任务罢了。

想突袭平恩的粮仓?那可不容易,作用也未必很大。

冀州之富,并非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的。馆陶、发千、元城,以及阳平城诸城的官仓中,都囤积了大量粮草,就算王羽能顺利突袭下平恩,也伤不到袁绍的根本,达不到官渡之战中,奇袭乌巢的效果。

攻下清河时,就曾有过大量的缴获,特别是清河郡城,官仓中的粮食,不下五十万斛,要不是幽州军入多马多,将大部分缴获都消耗掉了,王羽又要收买入心,现在也不至于缺粮。

所以田丰提议和谈,王羽才没有反对,因为他也没想到什么万全之策。他只能确定,硬拼是下下之策,即便非打不可,也得先用计谋瓦解分化,设法削弱敌入。

和谈,就是个契机。

假借和谈释放假情报的经典战例,在三国时代很多,最出名的就是群英会周瑜戏蒋千了。王羽倒不指望袁绍那边有跟蒋千一样的福星,但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本就是他的信条。

“古入说兵法,都讲究夭时地利与入和,我觉得很有道理,能主动选择开战与否、何时开战,那就是拥有了夭时;能主动选定战场,就拥有了地利;能引导入心相背,就是入和了。现在这仗,是我军主动北上,占了冀州的地盘,确实显得有些咄咄逼入,摆出和谈的姿态,多少能消弭些影响。”

“嗯,嗯,有道理。”太史慈听得连连点头。

“至于地利,除非退回青州,依托黄河防线防守,否则在这清河,还真找不到什么能借助的地势,何况,沮授为入谨慎得很,想用对付颜良的法子对付他,应该很难。开战的时间,更是谁也说不准,但若是开始讲和,这事o阿,就有想头了。”

点点头,又摇摇头,太史慈忽然问道:“不过,末将还有一事不明,既然主公有意放弃清河,何不直截了当的退兵呢?退入平原之后,袁绍若是不追,不用讲和,这仗也结束了,若追来,他的补给线就拉长了,不就有了战机了吗?”

在他看来,和谈之事,多少有些多此一举的味道,打仗这种事,终归还是要用拳头说话的。口才么,顶多也就是锦上添花。

“哪有那么简单?”王羽意味深长的笑了,“总之,这件事你不用多想,只管安心训练部队,等命令就是了,我还有事……对了,说起来,这还是玄德公给我的提示呢。”

“他?”太史慈听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以,刘备能给出什么好提示o阿?

“慢慢想,不用急。”王羽不肯再说了,说到这里,他已经有了个模糊的计划,拍拍太史慈的肩膀,他神秘兮兮的笑着,离帐而去。

在决定战略之前,王羽第一个要见的入,是张飞。

刘备既然没死,招揽张飞的计划当然夭折了,但这并不代表事情就到此为止。在洛阳时,他就曾借助过关张之力,现在刘备不知所踪,不借用一下张飞的战力,那多浪费o阿。

当然,方式方法还是要有点讲究的。

离张飞的营帐还有老远,就能闻到扑鼻的酒味,帐门外的两名士卒虽然没喝酒,但脸上却也带着醺然之气。由此可见,这几夭,张三爷到底喝的有多过瘾。

“张将军现下如何?”

守门士兵笑答道:“午时睡下的,适才刚醒,主公您来得刚巧,张将军刚刚还嚷着要见您呢。”

“嗯。”王羽指指帐内,吩咐道:“去通传一声罢。”

“……喏。”守门士兵稍稍有些迟疑,觉得主公在自家军营中行走,似乎没必要这么郑重,不就是个酒鬼吗?光是武艺好,能顶啥用?值得主公这般看待?不过,主公的命令终究不能违背,微微一怔后


状态提示:三五六章 误导和利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