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消失无影,再无踪迹,苏东也不再追寻,也没有再询问陈伯恭,便如这一事从未发生过一般,就此揭过。
东山元年,三月初八。
苏东于太极殿下达天子令,成立太学寺,主天下文化学派协理发展之事,并掌管皇宫藏书,晋安王陈伯恭去御史大夫一职,改任太学尚书,掌太学寺所有事宜。另敕封镇右将军、建安王陈叔卿为御史大夫。
苏东并诏天下各文化学派鸿儒入宫为本学派造册簿籍,鼓励各文化学派鸿儒留太学寺任官,并表命朝廷将大力支持文化学派发展,倡导多文化学派兼容共进。
除成立太学寺外,苏东还于太极殿下达第二道天子令,从东山元年三月初八起,南朝陈内所有王侯贵族、在朝为官者皆不许引天下文化学派鸿儒、智者入私府为宾客,如若发现,不论何等尊重身份、何等高官重位,一应削爵罢官,流放荒南,永不录用。
而除过这两道天子令事外,隋兰陵公主阿杨五也于今日出阁,隋晋王杨广任护亲将军,护送和亲队伍出长安,往新城郡。
隋帝杨坚另遣散骑常侍薛舒、大著作王邵为使出访南朝陈。
苏东再令礼部尚书江总、帝舅柳盼主迎亲、隋帝遣使访问接待一事,命二人以三省主令规格准备接待薛舒、王邵事宜。
一应皇令下达,苏东还未有休息,尚书令袁宪便上达噩耗,当朝元老,金紫光禄大夫徐陵病入膏肓、或将不久于人世。苏东一闻噩耗,便在众臣面前悲不自胜,仿佛悲凄肝脾,已不能自己,这一举动顿时引得殿内百官纷纷跪地,热泪夺眶而出,感动涕零,劝慰皇帝节哀。苏东随提前结束早朝,携宫廷太医亲自前往徐府看望徐陵。
徐陵年事已高,今年已有七十七岁,本是年老体衰,近日又身感风寒,气血瞬时衰败,卧床不起,恐是再活不了几天。
苏东驾至徐府,徐府上下见皇驾亲至,皆是声泪俱下、感激涕零、长跪不起,而此时的徐陵已气若游丝,奄奄命薄。
苏东不做迟疑,连忙命随行太医为徐陵医治,但徐陵已是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纵是宫廷太医在诊脉后也只能连连摇头。
“陛下,徐老本年老衰败,而今又风邪、寒气入体,气血不再,又高温不退,恐怕熬不过今晚了。”圈套男女
但,让苏东无奈的是,药王孙思邈虽是这个时代的人,但他不是南朝陈的人,而是隋朝的人。
苏东再次陷入沉思,但纵是他绞尽脑汁,也再没有回忆起在这个时代载入南朝陈史册的名医。
“看来只有想法设法将孙思邈忽悠过来了...”
苏东自言自语,但如何能让孙思邈过来南朝陈为医呢?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苏东只觉是头大异常,这世道怎么如此艰难,事事不如意,这贼老天真是不义,让他回来也不知挑个好时代!
苏东气郁异常,不过让他稍微还有点心悦的是,兰陵公主杨阿五马上就要入他皇宫为他的后妃了。
......
东山元年,三月十四。
隋护亲将军、晋王杨广护送其妹兰陵公主杨阿五及和亲队伍抵达隋地新城郡,南朝陈迎亲将军陈伯仁、陈叔英奉命迎亲,在与杨广面见后,陈伯仁、陈叔英护送兰陵公主杨阿五及和亲队伍,登上返回建康的船舶。
建康城内,悬灯结彩,锣鼓喧天,一派喜庆。
百姓摩肩接踵挤于江边,兴高采烈的围观着和亲队伍登岸建康。
建康城内的士族、地主们也围坐于江边的茶坊小阁中,乐乐陶陶的议论着兰陵公主和亲一事。
“当今皇上真是举世无双,连不可一世的隋帝杨坚都只能委曲求全,送来最疼爱的五公主以求和平。”
“隋帝杨坚不过草莽之辈,怎能敌我雄材大略的皇主?我皇主只需略施计谋,便能让那隋帝杨坚人仰马翻。”
“那是,当今皇上势贯长虹,气吞山河,隋帝杨坚也只能俯首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