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言情总裁>名门纪事>第六百章 打击

储位之争由于楚王黯然离场,情况更加明晰起来。已经有大臣继续上疏,请求皇帝早立储君,皇帝仍然不置可否,并不理睬这些官员的上疏,但也没有急着驳回。大家都知道皇帝想要拖着不立太子。

于是终于有人忍不住,在上朝的时候奏请:“皇上虽然现在春秋鼎盛,但太子是国本,宜早立太子,以安定人心。”

皇帝眯起眼睛看着下面的人,问道:“哦?是吗?那爱卿认为谁可以胜任太子之位呢?”

那人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如今几位皇子皆资质出众,孝悌和睦,不过立子以贵不以贤,众皇子中晋王为王淑妃所生,身份最贵,臣以为当立晋王。”这句话在支持晋王的臣子嘴里已经憋了多年,只是没有人敢提。终于由他的嘴里吐了出来,大家都吸了一口气,等着皇帝的反应。

皇帝并没有立即发怒,而是抬抬眼皮,目光扫过大殿中的群臣,把他们各异的表情尽收眼底,然后说道:“你们都是什么看法,来,都说说。”

于是先后有人保举晋王,梁王一系的人也忍不住挑出来保举梁王,理由是梁王年长。总体来说,支持晋王的有不少身居要职,而出来支持梁王的却是一些低层的匈。

王通和陆宪却各自站在自己的班列之中,并没有说话,王通紧皱眉头,觉得事态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控制,皇帝很明显并不想那么快订立储君,他感觉事情不妙,但现在已经来不及阻止了。随着表态支持晋王的官员越来越多,他这一派的几个重要官员下了决心表态了。

毕竟晋王呼声最高,而支持他的人这么多,分量也重。皇帝就不得不考虑群臣的意思,他们的想法是一鼓作气,让皇帝不得不考虑储位的问题。而且,晋王的确是最好的人选。开始重臣们只听着下层官员发言,并不轻易表态,后来发现皇帝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而越来越的高品官员表态,他们于是也按捺不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毕竟定储之功,在新皇帝那里是很重要加分项。历代皇帝都会特别优待扶助自己上台的官员,将来的政治前途也会不一样。他们生怕错失表态的良机,将来分成果的时候。自己拿不到最大的一块,因此也忙不迭把自己的立场亮了出来。

皇帝格外耐心的听他们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忽然大怒,大声呵斥道:“晋王、梁王这是要做什么,朕已经重申了世宗皇帝颁布的禁止有人阿附诸王。禁止诸王擅自结交外臣,你们把朕的话都当做耳旁风,是不是结党营私,图谋储位?”

众臣刚刚还在兴冲冲的发表自己观点,一下子被皇帝浇了一盆冷水。皇帝震怒,群臣都不敢说话。跪倒地上,说道:“臣不敢!”

晋王和梁王一看皇帝如此震怒,也吓坏了。伏在地上不敢说话。

皇帝的怒气尤未发完,冲着晋王喝道:“朕叫你办差事,是为了让你们学习政务,你却把心思花在勾连外臣上!”

晋王忙大呼冤枉,连连磕头。说道:“请父皇明察,儿臣并不知情。”

皇帝却愈发恼怒。喝道:“住口,还在狡辩。”之后,又冲群臣说道:“本朝历代皇帝,无不三令五申,不准群臣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你们却公然违反禁令,视诏令为无物!”

下面大臣赶紧叩首:“臣惶恐。”

皇帝冷哼一声,故意问道:“两位宰相不想说点什么吗?”

王通知道皇帝这仇恐怕是酝酿已久了,主要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赶忙做出一副恭顺的样子,说道:“臣等身在相位,却不能察觉结党之事,请皇上降罪。”

陆宪说道:“臣请责令御史台详查官员结党一事,不可姑息。”反正这次跳出来的,不是王通的人,就是寒门的一群虾米,跟他也没什么关系,他乐得把事情闹大,趁机打给王通一个沉重的打击。反正结党这种事情,查起来弹性很大,要想弄就算牵连数千、上万都是有的。王通招摇这么久,他一直不肯跟他起正面冲突,现在有了机会怎么肯放过。

王通心里就是一紧,心想果然陆宪这个老狐狸跃跃欲试的要出手了,之前他提醒过自己的人,不要乱搀和立储的事情,他们却不肯听,现在心中后悔,应该严令他们不准参与,不过即便这样,他也并不自信能有多少人真的听他的话。

这时候就显示出他的资历不足所带来的缺点了,陆宪是老牌宰相,他在自己人的面前有绝对的威信。因此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底下没有一个人会擅自违命。

而他呢,才当宰相两年,主要是挟晋王的影响,并且皇帝为了减税力挺才有了现在的局面,并且为了迅速扩大自己的势力,他的人良莠不齐,对他的忠心也有限。他也没法做到令行禁止。所以即便他看到这样做的风险,也未必能阻止那些人在储位上动脑筋。

当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也有道理,现在晋王的声望最高,又颇有政绩,加上朝臣们的支持,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继续拖下去,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变故。这让王通的态度也多了一丝迟疑,因此他便没有去强力阻止这些人在晋王立储问题上继续动作。而且,他也想试探一下皇帝的想法,只是没有想到皇帝的反应这么强烈。

他跪在地上等待皇帝的处理结果,头低着,身子却不能再伏得更低一点,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如果再低伏一些,可能就要把心脏给吐出来了。

皇帝平


状态提示:第六百章 打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