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隋第三世>第733章 偏见
对错。但是会做人的人,未必能做事、会做事……就拿著名的诗人、大儒薛道衡来说,此人德高望众、人品也处理得一塌糊涂,更遑论治国了!”

“这……”杨峥小声问道:“不是说他得罪了先帝吗?”

“无稽之谈。”杨侗摇头道:“先帝还在扬州当晋王的时候,薛道衡就不只一回得罪先帝,但先帝爱惜他的才华,始终亲厚有加,先帝即位后,依照文帝对薛道衡的处罚,命他去岭南上任,意思是随便做个样子,然后调他回京当秘书监,他当了一年,就辞职不干了,先帝也没有为难他,召他回京养老。但这老家伙一点都不安分,没事就写诗讽刺这个、讽刺那个,几乎将所有人都得罪了个遍,几乎成了人人喊杀的过街老鼠,先帝还是舍不得,让他写篇文章歌功颂德,只要写了,那么先帝就能以此为名,狠狠地夸他一回,这样,别人也不会要他老命。可是他上奏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把文皇帝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但话里话外都和《鱼藻》类似,就是怀念武王讽刺周幽王的!然后,大家就抓住这一点要他死。当一百个人之中,有九十九个人要他死的时候,先帝也没办法。”

“这就是父皇所说的会做人,不会做事吗?”

“对,其实真要追究起来,他连人都不会做,不然也不会人人喊杀喊打。”说到这里,杨侗又说道:“咱们估且算他会做人,但他确实是不会做事,这种人要是当县令,估计要把同僚得罪惨,大家相互看不顺眼,连整个县的事情都无法正常运作,试问,这样的人能治国吗?”

“这…孩儿不知道…”杨峥太小了,还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总之,四书五经等等儒学都是做人的道理,却没做事的方法。你要是一个县令,你要怎么治理一县?”

“明正典刑、明察秋毫、惩恶扬善、鼓励耕作、教化百姓……”杨侗滔滔不绝的讲了一堆。

杨侗笑问道:“那你说的这些,有哪一条和儒学有关?”

“教化百姓!”杨峥倒是学了不少,仔细想想,跟儒学沾边的好像就是教化百姓这条。

“要是百姓一家人饿得快死了,他们能接受你的教化吗?”

“这一家肯定要找吃的,根本没空听我教化。”杨峥说道。

“这就对了。”

“那儒学岂不是半点用处都没有?”

“当然不是,它教你孝敬父母、热爱自己的国家、爱护自己的子民…这些就是做人的道理。怎么没用?”

“……”杨峥一脸句号。

“很多知识,还不是你这年龄能够理解的。不是说你笨,而是你太小了。”杨侗哈哈一笑:“回到你最先的问题,你说的‘大义灭亲’并非是儒学,而是法家之言,至和儒学相冲之处,可拆分开来,一为德治,一为法治,此乃儒家可使百姓知礼仪、懂大义,乃是立身之本;若想百姓生活富足,需农家、墨工、商家;若要天下太平,需要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若要百姓身体好,需医家治病;若要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需兵家练强兵;若想知道明天是否有雨,需道家、阴阳家……总这不可独尊某一家学说,否则就会天下大乱!”

“那佛家呢?”

“佛家?没用。”

“佛家导人向善。”

“剽窃儒家的。”

“佛家让人不要争强好胜。”

“剽窃道家的。”

“佛家……”

“剽窃……”

最后,杨峥说道:“那不是强盗吗?”

“你这话,还真没冤枉佛家。”杨侗赞许道:“它打着孝敬佛祖旗号谋夺百姓血汗钱和田地、打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旗号包庇杀人犯、打着‘佛度有缘人’的旗号把人家孩子骗去当光头佬、打着‘修行不够、心不诚’的旗号诓骗成不佛的小光头和百姓……”

“真可恶。”杨峥一脸厌恶之色的说道:“那它会什么?”

“会骗钱。”

“难怪父皇要禁光头佬……”杨峥气愤填胸,双眼喷火:“实在太可恶了。”

“夫君你这样不好吧?”卫凤舞好笑的看着父子俩。

“事实就是这样。”

“好歹人家也是百家……”

“它有资格吗?”杨侗摇头道:“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了,那时候,这个歪门邪道还不知在哪呢。进入中原以后,才偷这家、偷那家,东拼西凑成现在这模样。”

“偏见。”卫凤舞懒得理他了。

……

或许,杨侗的偏见引来了佛祖的愤怒,就在他高谈阔论,说佛家万般不好的时候,一只来自西海郡的信鹰飞往大兴城,尊佛教为国教的吐蕃踏上雪域高原,正往北方而来。

——————

感谢书友‘剑魂平台’大赏。


状态提示:第733章 偏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