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秦汉之建国路>第514章 五铢钱(二)

第514章五铢钱(二)

“胶东王虽然有重大的嫌疑,但在臣看来,还有一人的嫌疑最大。”公孙援一边揉着酸痛的腿一边说道。

公孙援大清早还没有来得及洗漱,大将军便来人通知自己,大将军要紧急召见自己。公孙援在来的路上,已经大概猜想出了是什么事情。

各地送往大将军府的公文,公孙援都有权过目,甚至在刘辟非不在的期间,遇到紧急的事情可以优先处理。

关于榆荚钱案,公孙援心中也已经有了处理的腹稿,但因为这两人都是大将军亲自任命的重臣,公孙援更希望明白了刘辟非态度之后,才提出自己的办法来。

待刘辟非将怀疑目标锁定在刘濞时,公孙援便说了上面的话。

刘辟非问道:“那人是谁?”

“南越国赵佗。这些年来,南越国的商人活跃在汉朝的海疆一带,他们利用轻薄的榆荚钱,从汉朝购买大宗的铁器,牛马,布匹,这早已经不是秘密。”

如果是刘濞所为,胶东国并不产铜,想要购买便很艰难,公孙援实在不明白刘辟非为何会将怀疑的目标锁定在刘濞身上。细想其中原因,即便是同行诸侯王,还是未能全部信任吧。

在公孙援看来,南越国这些年发展的这般迅速,利用私铸的榆荚钱大肆谋利,绝对是其生意链上很重要的一环。

刘辟非听了,却是一怔,他竟是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给忘记了。

公孙援道:“大将军不如给市舶司下令,让过往汉帝国的商船,都缴纳足额的半两钱作为钱币,而小钱则继续在民间流通。”

刘辟非问道:“这样,不是让南越国有了渔利的机会吗?”刘辟非是决定扩大与南越的贸易往来,但他可不要赔本赚一声吆喝。

公孙援笑道:“并不会。小民自有小民的智慧。不瞒大将军,对于榆荚钱,民间可从来没有把其等值为真正的半两钱来花,在民间,五枚榆荚钱才等于一个半两钱。林溪将军要从丹东订购船只,榆荚钱不久因为贬值,其价值缩水了一半吗?”

原本能够订购十艘楼船的钱,如今只能够订购五艘。

公孙援继续道:“南越国这是在免费帮助我们制造货币,促进商品的流通呢。”公孙援说的正起劲,却看到刘辟非一双略显冰冷的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公孙援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突,赶紧收拾起放浪形骸的模样。

刘辟非冷声道:“是啊。铜钱多了,是能够促进商品的流通。可是对于那些种地的百姓的影响呢?我们向百姓征收赋税的时候,我们是要半两钱呢还是要榆荚钱呢?”

公孙援听了,脸上的笑容不见了,额头冷汗直流。他身为刘辟非的心腹,素来知道刘辟非有养育万民的志向,体恤百姓。

公孙援刚才所说,或可能促进商品的流通,但对于小农生产,却有着破坏性的打击。

不必商人,手中的钱财来回流通频繁,钱一到手,便很快用来购买别的和货物,货币通胀,对于这些商人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对于小农来说,他们往往会将钱存储起来,攒钱用来添置农具,或者用于交税。

但铜钱的贬值,让农民原本辛苦攒下买农具的钱,最后连个柄都不能买到。倒是农民交税若是用半两钱,却是增加农民的负担,若是用榆荚钱,却是减少官府的税收。

如此,为了促进商品的流通,背后牺牲的却是农民的利益。

刘辟非见公孙援一脸焦急的模样,便让他回去仔细思索后,再给回复自己,给自己答案。

公孙援原本急着来,还抱着表现一番的想法来的,如今却被刘辟非无情驳斥,失魂落魄而出。

韩灵见到公孙援一瘸一拐,衣领还塞在脖颈内的狼狈模样,微微摇了摇头,走进了堂内,问道:“为何不留下公孙相国吃了早饭再放他走?”

刘辟非冷哼一声道:“他事情还没有想明白,留他在这里吃饭,也是食不滋味的。不如放他离开,让他少一些压力。”

“究竟是什么事情?”

刘辟非当下将榆荚钱案的事情说了。

韩灵听了,笑道:“你为何不去太学一趟,你从运来的大量藏书,你还从来没有去看过呢?也许里面就有你想要的答案呢。”

刘辟非见韩灵笑意盈盈的模样,料定她一定有了想法,乃握着韩灵的手道:“阿灵,你一定有什么办法了,对不对?”

韩灵当下带刘辟非来到书房,在绢布上花了一个圆形的铜钱,外圆内方,铜钱的边缘还有凸起,如此,可以防治有心人通过磨损钱币,来谋取铜料。

刘辟非看了一眼,眼前一亮。他实在是担忧过甚,忘记从历史中寻求建议。韩灵话的钱币,赫然是一枚“开元通宝”。

在之前的世界中,刘辟非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课本上,看到过开元通宝。

而在唐以前的相当长的时期,民间使用的却是另外一种有名的货币,那便是五铢钱。五铢钱,顾名思义,重量是五铢。这是汉武帝时期,发型的一种稳定物价的货币,这种足额的货币,得到了民间的广泛认可,从而得到大量的推广。隋唐以前,民间基本上都是用的五铢钱。可见五铢钱是有多么得民心。

刘辟非再次叫来公孙援,将韩灵所画的“开元通宝”交给公孙援,道:“模仿此钱样式,铸造五铢钱,发行天下。”

公孙援迟疑道:“可如此做,岂不是让南越国得了便宜?”毕竟,汉


状态提示:第514章 五铢钱(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