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秦汉之建国路>第410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五)

第410章大风起兮云飞扬(五)

蓟县。

公孙援下了马车,如往常一般,一瘸一瘸地进入了相国府。燕国的百官们已经在院落内等候多时了。此时一个个脸上焦急,像是一群热锅上的蚂蚁。

见到公孙援来,众官立刻围了上去,一名官员上前询问道:“相国,如今燕王被围困在沛县,我等该如何是好啊?若要救援,还要早些组织行动啊。”

公孙援推开眼前之人,走到堂前,与众人道:“诸位慌乱什么!且先进入堂内说话。”

自刘辟非调动大量燕国重要官员前往关中,留在蓟县的文武之中,能挑大梁者已经寥寥。公孙援只听得下面百官一个个说要救援王上,但涉及到具体事务上,如何征兵,如何筹措粮草,以及如何维持补给,行军该走哪条道路,一个个却都没有拿出一个规划来。

张苍道:“燕王将主力尽数带入了关中。燕国境内已经抽调不出多少像样的士兵了。况且比起燕国,关中距离沛县要近得多,利用水运不仅可以委输粮草,大军也可走黄河,入鸿沟,顺流而下。”

“我们蓟县百官难道眼看王上面临危险而无所事事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公孙援道:“莫要胡乱牵扯罪名!而且眼下燕国正面临一件生死未卜的事情,实已经没有精力去救援王上了。我已经打探到,齐国不日将会渡过济水攻我燕国。眼下与其想着救援王上,不如想想如何抵挡齐国的大军吧?”

张苍担忧道:“不知道齐国这次出动多少兵力?”

公孙援道:“具体情况不知,但根据蛛网送来的情报,田横找到了公子肥,有他声援,齐人兵力应该不少于五万吧。”

公孙援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道:“而且,齐国商人怨恨我们包揽近海生意,估计十分乐意支持齐国与我们开战的。”

众官听了,内心惶恐,不知所措。

如今,燕国境内既没有可用之兵,也没有可用之将,也难怪齐国会垂涎燕国了。

公孙援却早早拿定了主意:“我意,将燕国易水以南清空,将良田、房屋摧毁,然后在易水设置防线,防御齐军。”

“相国,百姓好不容易才过下安生的日子,若如此做,只怕又将流民遍野。此计不可取啊!”

公孙援看向说话的官员,用手指着他道:“那你倒是给我说出一条抵御齐军的法子。”

众官都看向张苍,却不想张苍叹息一声道:“也只能按照相国所说进行行动了。”

公孙援大喜,他还以为张苍会阻碍自己呢。公孙援已经想好了各种尖酸的语言,要驳得张苍哑口无言,但没有想到张苍也并不是迂腐之辈。

公孙援说干就干,在他的一声令下,燕国易水之南各郡的百姓开始了迁徙活动。他们含着泪,将好不容易盖好的房屋推倒,将快要成熟的菽粟之类放火收掉,一时间易水之南,济水之北,一片浓烟滚滚。

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燕国实行军屯之所,组织撤离,倒也十分方便。

李穆便是撤往易水之北的屯兵之一。他今年二十岁了,原本是赵人,去年一场旱灾,让家里彻底断了粮,他随父亲埋掉了饿死的母亲后,便一路蹒跚来到了燕地,成为了一名屯兵。

在这里,他们终于吃上了饱饭,但一直没有什么存蓄。李穆十分向往那些被重新分配土地的人,这些人离开了屯田所,获得了田地,以后耕种的粮食,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只需要将一成上交给官府。

但父亲却并不赞同李穆的观点,觉得军屯的日子很好,不愁吃穿。父亲甚至与李穆说:“难道我们在赵地缺少田地吗?是天灾,是战争,让一个好好的家就这样没了。若是太平盛世,自是出去好。但眼下,距离太平盛世还早哩!”

父亲直到死前,都不许李穆离开屯田之所,还要李穆发誓,留在屯田所。李穆因此只能眼看着一个个一起耕田的小伙伴,离开了屯田,被分配土地,去往了北方郡地。

父亲死的时候很幸福,很知足,尤其是看到儿子身子一天天壮实起来,还留了一句遗言:“燕国的土地养人啊。看你长的壮,我到你母亲那里也好交代了。”便幸福地去世了。

因为是屯兵,所以不用李穆操心,官府给李穆家办了简易的丧事。埋在了屯田所的公墓之中。

李穆却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的。他觉得凭着自己一身的力气,自己可以挣得更多,但碍于在父亲面前发下的毒誓,他就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屯田地里,日复一日地耕种。

如今,一把火烧了屯田之所,李穆顿时流下了泪水。他明明十分讨厌这里,但当离开的时候,却又忽然想起它的好来。

想起他与父亲,第一次在这里吃饱饭,两个人吃撑了肚皮,瘫在草地上,各自摸着自己的肚子,看着星空,父亲打着一个又一个饱嗝儿。随后便是一阵又一阵的鼾声。

想起他在这里认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操持着不同的方言,一起下田耕种,日子倒也过得津津有味。

眼下,上面一声令下,什么都不复存在了。上面告诉他,这是因为齐国人要来了,要抢走他们好不容易辛苦耕种的粮食,还要夺占他们的房屋。

李穆不解,齐国人为什么不能自己好好耕种土地呢?如今四方战乱,死的人很多,应该空出了许多土地啊,他们为什么不拿起锄头?反而拿起了刀枪呢?李穆不明白。

李穆在不明白


状态提示:第410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