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秦汉之建国路>第173章 韩氏兄妹

第173章韩氏兄妹

刘辟非来了兴趣,问秦观渔:“那两人是谁?”

秦观渔笑道:“还请王上容观渔卖个悬念,王上也莫要打探。待公试成绩出来,王上就可以见到他们二人了。在观渔看来,公试的第一、第二名者,必将是这两人。”

刘辟非问其他浑水营地考生:“你们也都是这么认为吗?”

“是,我等与秦观渔之看法,一般无二。”

刘辟非当下忍住好奇,道:“好,就依了你们,我倒是很期待这次的公试了。”

接见完浑水营地的考生后,张苍来王府拜见刘辟非,向刘辟非询问这次公试的考题。

刘辟非问:“学宫诸子百家,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张苍道:“诸子百家思想千差万别,大多不符合经世致用,只有张钧所出题目,比较针对辽东之现状。”

“虽千差万别,且都说一说,让本王了解一二。”

“是,纵横家所出题目为,远攻进攻,灭燕之策。”

刘辟非摇头:“如今苍生涂涂,百姓疾苦,不是大规模用兵的好时机。罢之。”

张苍又道:“农家所出,屯田还是小农经济?”

如今浑水营地正在建城,刘辟非的初步计划便是在浑水实行屯田计划,屯田自是由官府统一来管,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刘辟非有意在浑水营地培养出一只强大的民兵。

却不想被农家给盯上了。比起小农经济,屯田也有弱点,对百姓控制盘剥较重,而且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刘辟非这次只说了两个字:“罢之。”

在刘辟非看来,如今辽东子民,大部分不懂铁犁牛耕,缺乏先进的生产工具,仓促让百姓成为自耕农,他们根本无力对抗天灾。

屯田之策,却可以将铁犁牛耕,在浑水较快普及。这是刘辟非的苦心。

刘辟非问:“张钧先生所出题目为何?”

张苍道:“张钧所出题目为,铁可富国强兵。”

如今辽东发现大量铁矿,便是整个中原也都已经知晓,辽东正在积极与燕国、齐国联系,用铁矿石来来换取辽东需要的粮食、布匹,铁也可以打造兵器。辽东无论是实行屯田之策,还是对外攻击,对铁的依赖是必不可少的。

张苍认为这是一个了解辽东大政方针的好题目。

刘辟非还是摇头道:“治国强兵,依赖铁矿贸易,是被迫之策。不可局限在这一处。”

“那王上的意见?”

刘辟非沉吟半响道:“就以王相该如何治理辽东为题,如何?”

王景是刘辟非的相国,是刘辟非各相政务的实施者。

以“王相该如何治理辽东”为题,的确符合本次公试的初衷。

考题既出,张苍当下领命而去,带人制作考卷。

公试当日,三百多名考生汇聚考场当中,其中成年者,仅百人,童子有两百人。这也许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人与儿童一起参加考试吧。

这些童子考生,面对这么沉重的考题,都不知道该如何写。浑水童子有一聪慧者,将箬公主时常念诵的一篇诗经抄写了上去,证明自己博闻强识之能。

有的童子干脆将自己突击时认识的五百字,一字不差的抄写了上去。

而成年的考生,良莠不齐,面对如何治国,大部分人面露愁容,一字不写。其中唯有三人,早猜测着刘辟非举行公试的初心,抱着必中的信心而来,看到题目,当下都是奋笔疾书。

张苍见到这三人,却都是早在襄平城闯出了名声的。有浑水营地秦观渔、营口韩氏兄妹。这三人写完之后,韩氏兄妹兄长韩嘉与秦观渔都先众人交卷。

韩氏兄妹妹妹韩灵虽然将试卷写完,却是在旁边检查文章,蹙着眉头,待时间结束后,才随众考生一起交卷,出了考场。

三百多张试卷,要先安排专人誊抄,防止有人根据字迹,将人辨认出来。

按照刘辟非规定,成年与童子试卷,要分开批阅,各自淘汰一半。童子前二十名入拜学宫内诸子百家为师,前一百名,则可在学宫安排讲师进行授课学习。

成年前十名可以为县丞,前五十名,可以为县丞以下属吏。而成年考生前三名,则进入相府为丞。

众人最关注的便是成人榜的前三名了。成年榜,前十名先由考官来进行初次排名,然后这十份考生的考卷则要呈交王府,交给刘辟非来审阅。

只是还没有上交王府前,桂枝却来到批阅室,以虞小株的名义,为考官们送来了饭食:“主母说了,诸位为国家选才,不可冻馁饥饿了,让桂枝给大家送来鸡汤与米饭,天寒地冻,诸位且都来一碗鸡汤。”

张苍是个胖子,也自是地道的吃货。辽东物资紧张,想要常吃肉而不能。如今虞小株派人送来了鸡汤来,张苍当下已经蹲在饭盒之上,打开饭盒,鸡汤的香味盈荡整个房屋。

张苍招呼众考官来喝鸡汤。

桂枝问:“主母问前十名考试的名额可确定了吗?她想要先王上一步,目睹辽东人物的风采呢。”

张苍一边喝着鸡汤,一边道:“前十名考生的卷子都放在案桌上,桂枝姑娘可自取之。”

桂枝俯身在案桌之上,找到了韩嘉的卷子,随后翻到了韩灵的卷子。

韩嘉卷子的题目是《辽水论》,文章之中,将辽水对辽东的重要性,进行了重要阐述,认为辽水不仅是辽东的军事屏障,下可沟通辽东湾,上可沟通东胡部落,是辽东安全是维系


状态提示:第173章 韩氏兄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