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己好不容易把兵员给增加了起来,一不留神又伤亡了二十多人,现在他手头的武器完全够一个营的编制了,可是兵员的缺口还是不小的。
张云飞觉得还是要和贾大姐好好的商量,以前她可是一直想着队伍扩大的越多越好,现在却也开始让自己悠着点了。
她也感觉到了压力山大了,还有部队的冬装也得抓紧了,现在的天气说冷就变冷,得赶紧想办法,现在闹了这么一出,他们是不适合出面跟这个许会长会面了,这个也得贾大姐他们的地方干部出面。
冬装的工作已经是刻不容缓了,至于补充兵员的事情只能先放放,招来的人连冬装的没有,那才扯淡呢。
这一次他们支队反扫荡的表现还是非常的不错,受到了级的通报嘉奖,当然了物质奖励自然就不用想来了。
本来张云飞想乘着自己支队被表扬,在级领导面前印象大好,看能不能让他们给自己解决点兵员问题。
可是他们一个个滑溜的很,总是左右而言他,根本就不接他的话头,假装听不动他在说话。
和这帮太极推手拐着弯儿根本没用,最终张云飞只能来了次军人的直白,就是要兵员。
当然得到的答复是现在到处都缺少兵员,他们会酌情考虑他们支队的情况,然后,就自然没有然后了。
八路军主要都是驻扎山区,人口本来就稀少,一线部队补充都困难,再怎么酌情也酌情不到他们这种末流的队伍。
既然起名叫游击队,那么任何困难都得自己解决,张云飞只能和陈友全相互商。
“老陈,咱们是部队,而且处在这种鬼子封锁的严密区,咱们随时都有可能拉出作战,既然要打仗,那么肯定会有牺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我现在担心的一点就是新兵补充不,现在我一个头两个打。”
“我和贾大姐也谈过这个问题,目前平川大部分都在鬼子的控制下,虽然咱们锄奸行动恐吓住了那些大汉奸,但是他们还处在鬼子的控制度,想参军的真不过,而且山区人口并不多,还要考虑动员过多的新兵,会影响农业发展。”
“这情况我知道,可是眼下这个情况你也看到了,形势逼人,战斗不断,一旦战时咱们伤亡过大,没能及时补兵新兵那是要老命的,倒是需要战力的时候,咱们支队在哪里瘫痪着吧,主力有徒手团,补充团,他们可以即战即补,咱们没那条件,但是至少也得保持能短时间补充新兵,伤亡过大以后能迅速的恢复战斗力。”
陈友全沉思了一会道:“老张,我听说过鬼子的预备役制度,你看这样成不,咱们暂时就不急着动员招新兵了,咱们可以在根据地的堡垒村,实施普遍的军事训练制度,利用咱们手头还算富余的武器,扩编各村的民兵,并对各村的青壮年实际必要的军事训练。”
张云飞点了点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就跟鬼子预备役制度似的,让大多数青壮都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
“是的,反正现在也快入冬,现在已经算是农闲了,各村青壮起来,全部参加军训,这样既不用影响农业生产,减轻地方的宣传动员压力,而在一定程度让他们了解道战争的情况,就算不参军,当平民百姓也有可能卷入战斗中来,他们有点军事常识不是什么坏事。”
张云飞很赞成他的观点,点头道:“这倒也是,这样一来,等到时他们补充部队的话,用不了太长时间去训练,再不用重头训练他们,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张云飞接着奇怪的道:“老陈,没想到你也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来。”
陈友全:“……”
“哪里,我只是地方工作做多了,更了解情况罢了。”这话说的,这么感觉再说自己以前没出啥好主意似的,算了不计较了,只当是口误了,于是接着道:“关键的一点,这么一来,咱们可以借机摸一摸各个地区的兵员情况。”
陈友全的主意,张云飞不由的眼前一亮,这主意倒是不错,于是张云飞开始和陈友全两人嘀咕起来,仔细商讨实施的细节,这其中的细节该如何运作,定下了章程两人立马采取行动。
张云飞立马找到路了贾大姐,对于张云飞的建议,贾大姐还是非常的心动的,增加民兵的配比,利用冬季农闲期间对地方适龄青壮年采取军训。在不影响地方工作的况之下,尽可能的增加地方对付日军扫的能力这些话,也正好说到贾大姐的心坎里面去了。
贾大姐是谁,他是一直想壮大平川的抗日武装力量,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影响地方的生产生活秩序。
说真话,最近一段时间平川支队迅速发展壮大,招收人员过多,对于地方的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不过支队是战斗单位,拥有自己的作战任务,在反扫荡的时候,战时对于地方的支持是不够的。
而现在把那些青壮年组织起来,分担一些责任,而且各区民兵力量的确是薄弱了些,平川支队又自己的战斗任务,可取代不了民兵的作用。
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重新编组各村的民兵力量,也算是一件好事,对青壮年实施全面的军事训练,增加他们对日伪军的作战能力。
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杀敌,而让他们了解军事常识,能更有效的防御鬼子的扫荡。
而且平川支队常常外出作战,没了平川支队的平川的武装力量的确薄弱了点。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