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崇祯辽东攻略>第二十八章 王在晋很滑头

要不找王在晋来问问?朱由检认为王在晋能提出后撤的想法,一定有他的道理,也许来个折中方案,可能节省不少银两,对于朝廷来说,也算不错。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一旁的王承恩说道;“给王在晋传旨,让他进宫,朕要问话。”

王承恩听了连忙出了大殿,给一个太监交代,让他去王在晋府上传旨。

朱由检发话之后,又开始批阅奏章,没一会,曹化淳带着几个太监,抱着好多奏章,走到皇帝跟前“陛下!关于王在晋的奏章,都在这里。”

朱由检听了,拿了几本奏章,随便的翻了翻,大都是弹劾王在晋的奏疏,他们怀疑王在晋存在贪腐行为,认为张庆黎从王在晋手里拿走军资,自然会孝敬王在晋,所以他们肯定有贪腐的可能。

这种猜测按理是可能的,按照明末的风气,没有几个官员会对经手的银两无动于衷,王在晋有很大的嫌疑。

不过现在不是追责他行为的时候,朱由检想着就把奏章放在了龙案上,然后继续批阅奏章。

再说即将被宣旨的王在晋,因为已是深夜,早已躺在床上睡觉了,本已睡熟的王在晋被贴身小厮叫醒,心知必有要紧的事,一问小厮,却是皇帝派太监前来宣旨。

深更半夜皇帝来旨可不是什么好事,王在晋忐忑不安的来到府中院里,跪地准备接旨。宣旨太监也很辛苦,从宫中来到王在晋府上,怎么也得半个时辰,来到这里,一口气也不敢歇,见王在晋跪地,连忙一展圣旨:“皇帝口谕,宣兵部尚书王在晋进宫觐见!”

王在晋本来以为是坏事,没想到皇帝只是想见自己,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说,所以他不敢怠慢,连忙接旨谢恩。

起身后,王在晋给身边的小厮递了个眼色,小厮显然精通与此,在王在晋转身的时候,从怀里拿出一个钱袋,然后往传旨太监跟前一凑,悄悄递出钱袋“总管大人深夜到府,辛苦了。”

传旨太监一见小厮手中钱袋,鼓鼓囊囊的不小,不由笑着接过钱袋,他感叹的说道;“还是王大人体贴我等无根之人,咱家谢过了。”

“咳咳!”王在晋假意的咳嗽两声,表示可以走了。

得了钱财的传旨太监,这时摆出一副殷勤的模样,走在前面给王在晋引路,一面还说着些巴结的话,看着两人关系不一般,其实这太监也只是第一次见王在晋。

王在晋见这太监还算好说话,也就给传旨太监东拉西扯起来,想探探口风,谁知这太监也是临时选派的,自然不知道太多事情,王在晋也只好悻悻作罢。

又过了半个时辰,王在晋来到乾清宫,在太监通传之后,进入乾清宫正殿,此时朱由检正坐在龙案边批阅奏章。

王在晋见了连忙上前行礼,给皇帝请安。

朱由检一收毛笔,把笔架在笔架上,然后把目光看向王在晋,此人身体看着不错,虽有文人的气息,但体格却很高大,说话也中气十足。

“王爱卿免礼!”朱由检说着一指旁边的一个锦凳,示意落座说话。

“谢陛下!”王在晋说着左右瞟了四周,然后才坐在了锦凳上,他暗思这么晚皇帝把我叫来,一定是关于政务的,假如四周有锦衣卫,只怕此命休矣。

朱由检自然不知王在晋心里所想,不过见他用眼四处打量环境,朱由检立马对王在晋有种熟悉的感觉,很像后世那种聪明人,到那都能分析各处环境,所处的位置,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王在晋落座之后,用探寻的目光看向皇帝,意思皇帝你可以问话了。

“朕最近为辽东局势感到担忧,朕知道爱卿曾经做过辽东经略,所以想听听爱卿关于辽东方面看法。”朱由检说明自己的议题方向。

王在晋听了眼珠一转,心道难道皇帝对袁崇焕不满了,想换人,并且可能是我。不行,辽东那火坑我好不容易才脱身,不能再往里跳了。

王在晋想到这里,连忙说道;“臣虽然主持辽东事务四年,但山海关以东局势复杂,臣也是勉强维持而已,并无多少良策。”

朱由检听了有点奇怪,人家袁崇焕哭着喊着都要往辽东冲,你可倒好,推三阻四的给我不想干,有点意思。

朱由检在后世见过类似王在晋的这种人,有便宜就上,没便宜就躲,但是往往就是这种人,看问题比较深刻,要不怎么能看出有便宜没便宜。

王在晋这话初一听,似乎在说他对辽东局势并无良策,一些脑子没转过圈的人估计就忽略过去了,也可能因为惯性思维,自动忽略。

可朱由检在心中不满之后,忽然想到王在晋是在说山海关以东,臣只是勉强维持,并无良策,那么以西呢?是不是就有办法了,按照史书上所说,他和孙承宗意见相左,他是主张后撤的。

哇靠!这家伙绝对是千年老狐狸,一个能混到兵部尚书的人,其深厚功底岂是一般人能比的,绝对官场老油条。不行,我要套一下他的话,也许这个老狐狸有减少支出办法,就看他愿不愿意说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笑了起来,问道;“爱卿既然山海关以东没有良策,那么以西应该有办法吧?”

王在晋本来是在敷衍皇帝,话里有话的表示了自己后撤方略,就看你能不能听懂了,他内心想来,皇帝是不可能听懂的,只是隐晦的试探一下。

没想皇帝竟然紧紧的抓住了自己的这句话,似乎有后撤的意思,这和自己的战略构思相符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王在晋很滑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