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朕法>第三百二十七章朝议

统帅的人选,是个难题!

王秦想调后军大都督蔡鲶,直接从广惠挺进南川,方便、快捷、省力……

只是,蔡鲶太过急功近利,如果派他入蜀,不可控因素太多。

万一出了岔子,对大汉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毕竟王秦手中所能调动的资源实在太少,经不起失败。

许平看出了王秦的忧虑所在,知道王秦在担忧何事。

于是,他又道:“陛下,臣保举一人,可担此重任,统率大军入蜀,完成战略设想。”

王秦笑道:“谁?”

许平正色道:“车骑大将军,陈寻。”

陈寻现统率三万禁军,负责保卫皇宫的安危,属于重职。

对于陈寻的能力,王秦自然清楚。

他麾下诸将,论有统帅之才的大将。

除了龙治、韩德,当属陈寻最有潜质。

只是陈寻与普通将领不一样,他不喜醉酒,偏爱舞文弄墨,平常打扮的风度翩翩,与武将们格格不入,因此在军中总让人觉得高冷,不敢轻易接近。

相反,文官们和陈寻的交情很深,都认为以他的才能,不应该在军中任职,应该在六部当官,这才能发挥他的特长。

只是,将陈寻派去统率大军,能否镇的住二十万大军,从而完成他们的战略构想。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蜀国内乱,只要趁机出兵,分裂蜀国,并占据蜀国的一部分,将对未来的战略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大汉对蜀,将形成压倒性优势,掌握主动权。

被掐住脖子的蜀国,只能任由王秦摆布。

王秦当即召陈寻从殿外进朝,将蜀国的形势告诉了他,并将他们的战略构想说了一遍。

让陈寻发表自己的意见。

陈寻抱拳道:“一切听从陛下旨意。”

“只是,臣认为,二十万大军入蜀,对当前的大汉是一个极重的负担,尤其是此次入蜀,是从道路崎岖的南方行军,后勤补给等方面,都是非常困难的,损耗实在太大,所以,臣以为,不可发二十万大军,十万兵,是极限。”

十万人?

大臣们一阵诧异,低声讨论,都对陈寻的托大,表示质疑。

王秦倒是十分惊喜,二十万大军,的确会给大汉造成沉重的负担。

尤其是当前百废待兴的大汉,国库所剩无几,粮食方面,只有东南有富余,其他地方,能保持自给自足就算不错的了。

如果只是派遣十万大军,对当前的大汉来说,是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

物资保障方面,绰绰有余。

调度起来,也是十分轻松的。

“陈寻,到了蜀国,你打算怎么做?”

王秦依旧不放心,问道。

陈寻回答道:“南川的地形,我研究过,多是山地,比我们南方的地形更加复杂,而且都是夷族偏多,刘鼎与这些夷族的关系,并不融洽,之前,还曾派兵镇压。”

“我们大汉去了南川,当以安抚为主,在不触犯夷族利息的情况下,宣扬大汉的仁德和新政,努力争取夷族部落们的支持和拥护,这对我们以后接管南川是大有好处的。”

“不错,对待这些夷族,不能像对待咱们南方蛮族一样,直接以武力解决问题,毕竟他们不是我们的国民。”

王秦点头赞同。

他以武力逼迫蛮族出山,从短期来看,惹的蛮族十分抵触,但从长远计,不仅对蛮族有好处,更使整个国家的国力得到提升。

但对象换成是蜀国的夷族,就不能这么做了。

若是以大汉的政策对待蜀国夷族,只会起到相反作用,将这些夷族推到刘焌一方,从而无法保证刘鼎占据南川。

在只派十万兵马的前提下,必须尽量争取蜀国本土势力对刘鼎的支持,否则这次的援救计划,很可能将会以破产结束。

陈寻的大局观,是王秦认同的。

“我将从京畿地带,抽调五万精锐,另从广惠一带,征调五万新卒,共计十万人交付于你。”

“同时,让蔡鲶在广惠,做你的后盾,全力负责后勤筹调,支持你进军南川。”

“除了五军大都督外,军中其他将领,随你调遣,你想带那些人去?”

王秦思索道。

陈寻看了一眼朝廷上的武官,最出色的当属兵部尚书韩德,显然,王秦不打算派韩德出马。

否则就用不上由他领兵出征了。

剩下的武官,都是些有勇无谋的莽夫,这样的人,在十万军中,一抓就是一大把,陈寻实在看不上眼。

所以,只剩下骠骑大将军杨明了。

杨明在旧楚末期,一战成名,伪梁时与武军对抗,以一己之力,杀的武国将领闻风丧胆,从而名震天下。

投降了王秦后,又立下了诸多战功,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尽管没有掌握兵权,但在朝中,没人敢轻视他。

此次入蜀,陈寻最想带的帮手,就是杨明。

见陈寻目光扫来,杨明微微点头。

他天生就适合在战场上厮杀,叫他闲在京城,每日斗鸡遛狗,无所事事,这跟杀了他没有分别。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私下里议论,说陛下大封功臣,最高爵位却只封到了侯爵,而公爵是打算留着封给讨伐列国的功臣。

杨明是个颇有野心的人,自然不会只满足于一个小小的侯爵。

甚至公爵,他都不看在眼里。

如果是在旧楚,就凭他的身份和功劳,封个诸侯王都不在话下。

杨明心想,只要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七章朝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