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荆楚风雷>第一百零七章 计议

李鹤一行人回到县衙,已是天近傍晚,在姬胜的建议下,众人来到客馆,一边吃饭一边讨论下一步该如何进行。

李鹤将下午在云家浦遇到的情况,一五一十跟姬胜做了汇报,并且,谈了明天准备去景庄找景氏族长景泰协调的打算,至于怎么跟景氏谈,有没有把握谈的好,李鹤并没有多说。

姬胜频频点头,等李鹤把话说完,姬胜把脸转向景况问道:“景大人,老夫想听听,你身为武溪县令,对下一步有何打算?”

景况口中,正在嚼着粟米饭,一听郡丞大人问话,慌忙使劲往下咽,噎得白眼珠乱翻,待嘴里清理干净,才一脸愁苦地说道:“大人,今天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非是景况不为,实在是景况不能为啊。”

姬胜脸一沉,将捧在手里的碗往桌案上一顿,说道:“景大人这话什么意思?”

“大人啊,在这武溪境内,云、景两家素来不睦,已成公开事实,今年大旱,为了争夺水源,更使得两家势如水火,景况虽然出自景氏,但身为一县父母,自问历来行事尚能出于公心,甚至对景氏多有抑制之举,惹得景氏上下,对景况多有不满。饶是如此,云氏却每每认为景况对自己的母族多有偏袒,景况现在即便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了。”

“现在的局面是,景氏对我已经失去了耐心,云氏对我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景况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就不说了,办起事来真的很棘手!景况不畏事难,怕就怕因为景况的存在,反而会让本来可行的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景况头上的官帽事小,武溪万千子民生计事大啊。”

“景况所说,句句肺腑之言,武溪同僚皆可为景况佐证,望郡丞大人多加体恤。”

景况说着,连连拱手,满脸的无奈和苦楚。

姬胜斜着眼睛,看了看景况,问道:“照你这么说,明日长史去景氏协调放水一事,你也不方便同行?”

景况连忙对着李鹤拱手说道:“陪同长史去景庄,是在下义不容辞的责任,景况自然同去。只是,到了那里,凡事可能要以长史大人的意见为主,为顺利解决问题计,景况无论如何再不能多嘴多舌了,届时还请长史多多担待。”

李鹤闷头吃饭,没说话。

姬胜看了看李鹤,轻声问道:“长史以为如何?”

李鹤对着姬胜一拱手,说道:“李鹤全凭大人吩咐。”

姬胜放下手中的饭碗,取出绢帕试了试嘴角,说道:“暂时就这么决定了,明日劳烦长史亲自去一趟景庄,景况陪同。诸位到了那里,可相机行事,本官只有一个要求,景氏务必开坝放水,这一点绝不能打折扣,而且,景氏必须保证,以后绝不再犯此类错误,否则,本官只能按大秦律办事了。”

说到这,姬胜脸色一寒,冷哼道:“不妨告诉景氏,不要以为家族势力大,就可以为所欲为,当心律法如炉,逼得官家出手,就是他景氏不能承受之重。”

李鹤、景况俱拱手应诺。

姬胜站起身,一抖袍袖,离开了饭堂,自去歇息。

李鹤和景况也都站起身,来到门外,李鹤看着愁眉不展的景况,说道:“景大人,能否借一步说话?”

景况点点头。

两人来到李鹤的房间坐下,李鹤轻声说道:“景大人,在下有两个问题不明,想跟大人请教一二。”

“长史有话但说无妨,景某知无不言。”景况对着李鹤拱了拱手。

“第一个问题,今日听景大人所言,似乎这武溪景氏与那寿郢景氏多有瓜葛,李鹤冒昧问一句,不知你们两家,是否有血脉联系?”

景况抬头看着李鹤探询的目光,点点头说道:“不瞒长史,我武溪景氏确实出自寿郢景氏,只不过祖上是旁支庶出。当年,这武溪还属于大楚的时候,我武溪景氏向来不受主宗待见,更不许我们这些旁系子孙归宗。但秦楚大战之后,武溪归了大秦,我们这一支却成了香饽饽,主宗不但派人频频与我们联系,还给我们续上了族谱,接纳了我们武溪一脉回归了宗庙。”

景况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里面的原因,我即便不说,长史你也能想到。景况开始便觉得此事蹊跷,再深想下去,越来越意识到这事荒唐,更加知道照这样发展下去,对武溪景氏是祸不是福,将来一定会有很危险。景况为此多次劝说族长,但无奈族内众人寻根归祖之心迫切,根本听不进去景况的金玉良言,甚至不少人还骂景况数典忘祖。唉!景况有心无力,奈何!奈何!”

说到这,景况苦笑笑:“不瞒长史,其实今天,哪里是云氏劫持县令哦,实则是本人甘愿被云氏劫持啊,景况恨不能央求云氏,把景况关上几个月,啥时候老天下雨了,再把景况放出来,在下实在是被景氏一族折磨得快要发疯了。”

“呵呵。”李鹤笑笑说道:“我既有心向君,奈何君却无情!没想到云氏这么痛快就把大人放回来了。”

“正是!正是啊!”景况咧着苦瓜嘴也笑了:“说出去都是奇谈,我这县令当的,也真够窝囊。”

李鹤收敛笑容,说道:“大人莫怪李鹤多嘴,李某还想再多问一句,大人族内,有心向楚之人定不在少数吧?这是不是景氏一直与云氏,乃至与武溪不融的主要原因呢?”

景况看着李鹤,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迟疑了半晌,说道:“可以这么说,虽不是主要原因,但一定是原因之一。”

李鹤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七章 计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