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颠覆晚金>第十二章 辟举(下)

“不过想要升任官员,还是要通过辟举考试。”

看着高俊所写的辟举制度,几个人的表情变化了,这不就是科举的翻版吗

秋闱选士是国家求贤之道,自隋唐开创科举以来,一直是皇帝才有权力做的事情。国朝开国的时候,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等人曾经开设过地方性的真定榜、白水榜,那是国朝初期制度草创、外重内轻的权变之策,现如今国家文治完善,根本不可能让地方将臣自己搞科举。

但是另一方面,科举重如天大,但是却首先重于名与礼,唐代藩镇经常自行征辟僚属,朝廷也给予追认,甚至于这些僚属的职位在宋金时代还成为了正式的官职名称,高俊对于这一年也是心知肚明。朝堂上那些人首先看的是是否符合礼制,只要换个名字的话,也不会引起太大的议论。

毕竟选取贤才也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怎么能够随便说求贤若渴的高俊是僭越呢

按照高俊的规划,现在的辟举制度,也就是以后的科举制度,其内涵是国家高级文官选拔考试。可能在最初几年还允许白身参加,但是等到普及教育一两年之后,就应该仅限于完成了学校教育以及已经成为低级官吏的人参与,一年中举者不超过100人。

中举的人虽然还是会在低级岗位上干些日子,但是关系较广,升迁较快,经常放到重要岗位上接受考验,以增加资历。

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从这些人里面选出来的。

而辟举的科目,则以词赋、经义两科为主,都要考时务策以及政论,与此同时,在开考之前,还要考算学、科学、史学、通识四科,以确保常识的基本完善。

除去这项国家级的重型考试之外,还要在各路进行地方性考试,中选的官员最高大概也就是五品上下,而情形差的话,可能会留在八品、九品。

而从未参加这两项考试的人,即使是在学校毕业分配到了政府,辛辛苦苦一辈子,能爬上个八品九品就算不错了。

甚至于也许天下重归一统的二三十年之后,连毕业生包分配的政策也都不会有了,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要从考试中选拔。

前两项这么解释完,在场的人大约也都听懂了其中隐藏的意思,元好问有些紧张的望向其他几个人,赵汝凡在淡定当中又透露出一点兴奋,而吴广亭若有所思,白广泉似乎还没有完全领悟其中的关节,但也隐隐感觉不妙,皱起了眉头。

“裕之,可要认真听。”高俊很粗鲁的用手中的笔杆敲了敲桌子:“前两者解释完了,第三者叫门荫入学。”

从家天下的时代开始,恩荫制度的雏形就已然出现,官员按照自己的品级,也可以让一定数量的子弟入仕,这似乎是无需证明合理性的举动。

隋唐时期开创科举,但是恩荫制度却丝毫未受影响,反而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强化,并且有了详细的制度规定。官位每升高一个品级,就能多让一名家族内的子弟当官,而且允许的亲戚职位也越来越高,七品官员只能让自己的一个儿子成为从九品的官员,而一品大员可以荫九人,远至堂孙。

宋代的时候,科举制度大大发展,但全国七成以上的官员依旧由荫补入仕。

从高俊和何志也两个现代人的角度理解,恩荫这种制度简直算得上是合法腐败。但是不得不承认,每一种制度都有其确立的历史背景,恩荫选出来的官员,也许能力尚不足够,但是政治上更加可靠,从小耳濡目染,对于行政也更加娴熟于心。

政治世家倒也不是完全不合理,总统的儿子当总统也未必是徇私舞弊,反倒是父亲从政,儿子经商则尤为可疑。

毕竟,官员的子弟更懂政治,这说得通。但要是说他们精通销售彩电,那可就是笑话了。

而高俊这套制度的特点在于,不再直接推举恩荫入官,而是让恩荫具有参与考试的资格。

以现在的教育制度,几乎每升学一级都要淘汰一大半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高俊重新成立了县学、州学,除去满足条件的英烈、贤达子女和极少部分在幼年时表现出极高天赋的神童生之外,绝大部分人都是由官员推荐入学的,相比于普通学校的中学毕业生还要按照成绩排队来争取考试资格,所有的州学生和县学生都能参加科举。

高俊的这个荫也不再由血缘关系固定,而是官员自行写推荐信,喜欢举荐谁都可以。

“学”和“学校”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前者是高峻的政治服务单位,是专门为了把江山交给他们亲眼看着长大的小家伙们接手而成立的,要树立绝对的政治正确,灌输他们希望下一代举起的旗帜。

而学校则是面向全社会的公众单位,既是提供教育的场所,也是为精英人才加入政府而设立的选拔机制。

而最后一项是建册铨叙,就是由政府主导,建立全根据地的官员干部名册,按照功劳和资历排队升迁。

根据高俊的要求,将有吏政府主导建立全根据地的官员名册共分为三个,第一个是南院直接掌握的,现阶段有超过150个名字,都是根据地内最重要单位的负责人。而第二个则由吏政府下属办公室掌握,大约六百个名字,算是次一级的中层级干部,而剩下的人则编入第三个名册之中,他们以曾经的小吏为主。

尤其是不参加高等文官选拔考试的人,基本上都只能在名册中逐级排队升迁,所有的在册权贵在册官员都享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辟举(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