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我是范蠡>第一百五十五章 迟到一步

伍子胥:“君王,老臣觉得奇怪,这场大火怎么单单烧死了吴班呢?”

吴王:“烧死谁都是一样的,这有什么好奇怪?”

伍子胥:“臣到现场看了,吴班的炉子距离门口不过二十步远,完全可以跑出来的,那些距离门口更远的人,都跑出来了,单单吴班烧死了。”

吴王:“这是有点不合常理,不过事实是,他已经烧死了,所有的工友和当兵的都看见了他的尸体,而且是大家凑钱把他安葬了。”

伍子胥:“按照事理他不该死,但他死了,这就奇怪了。”

吴王:“相国怀疑什么呢?”

伍子胥:“臣竟然不知道应该怀疑什么。”

吴王:“好了,这件事有疑点,但不是什么大事,就这样吧,没必要纠结了。”

伍子胥:“死了一个工匠不是大事,但他一死,却坏了我的大事。臣去那地方,其实是想改进一下我们的兵器。”

他把自己的设想详细向吴王讲解了,吴王:“这想法不错,如果改进成功,的确可以增加我们吴军的战斗力。”

伍子胥:“但这件事却因为吴班的死而办不成了。这件事就明了一个问题。”

吴王:“明什么问题?”

伍子胥:“明好的工匠对我们太重要了。过去,我们对待工匠们有点过分了。”他把和工匠们座谈的情况做了回报,然后:“工匠生活的这样惨,没有人想干这个了,也没有人想钻研技术。这对工匠而言是不公平的。对国家也是十分不利的。

平心而论,我们吴国能有今,得益于工匠们造出好的武器,造出铁制的犁耙农具。所以,臣以为,应该改变工匠们的境遇,对工匠好一点。”

吴王:“不知道那哪朝哪代开始,大家看不起工匠,下人都这样看,认为他们是奇技淫巧,如果突然对他们好起来,会引起一些饶不满,弄得不好,引起动荡就麻烦了。”作为君王,吴王果然考虑的深远一些。

伍子胥:“臣的意思是,只要不对工匠封官加爵,大家就不会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命令看管的士兵对她们好的,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薪俸,让他们过得好一些。我们这样做了,但不张扬,就不会引起士大夫们的不满。”

吴王:“这个寡人准奏,相国和太宰勾通一下,着人办理就是。”

伍子胥:“臣领旨。臣还打听到另外一个消息。吴班有个师哥叫公孙郅,手艺比他更好,据现在在吴国冶铁场干活,臣想去找他一下,一方面宣布君王的旨意,提高他们的地位,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叫他改进兵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吴王:“这是可以的,你去办就是了。”

伍子胥:“臣以为,像公孙郅这样的人才要外松内紧,严密控制。如果他流落到别的国家,那就是增加了对方的力量,而削弱了吴国的力量。所以这样的人宁愿杀死,也不能让别的国家得到。”

吴王脸色凝重起来,他意识到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相国所言,极有道理。好吧,这事你办吧,去冶铁场你随时可以走,不必奏报寡人。”

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和吴王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了。伍子胥心情舒畅。回到府上安排一下,然后就带着几个随从上路了。

从姑苏到冶铁场,快马得走两。

他有一种预感,得快点,不然公孙郅也许会出问题。至于出什么问题,他猜测不到。

一路之上,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不一日来到地处深山的冶铁场。

这里从来没有朝廷官员来过,伍子胥的到来让管理的官员吃了一惊,不知道发生了好事还是坏事。心中惶恐,自然是拿出最高规格接待。

伍子胥是个办事的人,不会在意招待的好不好。他传达了吴王善待工匠的旨意。官员又是一惊,工匠们依仗自己的奇技淫巧,奸猾,高傲,是朝野共识,现在怎么突然当回事了?还派一个这么大的官来传达,有点不正常啊。

这让下的读书人练武的人情何以堪!

但朝廷了,就得执校没得商量。不就是每人增加sān_jí薪俸吗?加就是,反正钱粮都是朝廷的。不许打骂,就不打骂。

伍子胥:“你们这里有个叫公孙郅的吗?”

那官员:“有啊,他的技术高,冶铁方面还比较依仗他的。”

伍子胥:“去把公孙郅请来,我要见他。”

伍子胥用了一个“请”字。让人感到了分量,那官员:“好,下官亲自去请。”

那官员跑出去,停了好一会,独自回来了。

伍子胥:“人呢?”

那官员:“公孙郅不见了!”

“什么?不见了?”伍子胥紧张起来,他的预感变成了现实,公孙郅出问题了。

官员:“回大人,事情是这样的,那公孙郅,为了提高炼铁炉的热度,他要搞一个吹风的风箱。下官觉得这是好事,就对他,你不用管干活了,安心搞你的发明吧,他就一直关在自己的屋里捣鼓。刚才下官去了他的屋,发现他已经不再哪里,就叫大家在冶铁场寻找,大家找遍了整个冶铁场,也没有发现他的踪影。就赶快回来报告了。”

伍子胥:“你们最后看到公孙郅是什么时候?”

“两个时辰之前,有人还看到他进出自己的屋。”

公孙郅逃走了?正常速度,两个时辰,应该走出三十多里路。伍子胥大叫道:“你们都是饭桶!”

官员懵住了,那么不明白相国为什么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五章 迟到一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