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牟明>第271章 尘埃落定

“成,你等着,我这就回信。”

老者说罢,也不避讳二人,提笔蘸墨,‘唰唰’落笔。

小厮和大汉终耐不住好奇心,探着脖子斜瞄了一眼,纸上内容异常简单。

‘鹰熬透矣,可依计行事。’

老者也不待墨汁干透,就这么递给大汉,“我这里没有信札,更无火漆,就麻烦你了。”

“无妨无妨。”大汉从随身行囊中掏出信札火漆,小心封好后,收入怀中,拱手辞去。

“老爷,”小厮忍不住问道,“就用这么几个字回复陛下,成么?”

“没事,出京前我和陛下早商讨过的,一句话足矣,要不是驿卒得换人换马,我连字儿都不想写,传个口信都成。”

老者答道。

小厮听得似懂非懂,却明智地不再继续追问,转而劝道,“老爷,早点歇了罢,明日一大早,你不是还要和徐大人一同巡查河道么。”

“嗯,你先去睡罢,我再有一会儿也就差不多了。”

老者挥退小厮,独自坐在灯下,一时没了看书的心思。

京中情况与他离京前所料大致不差,唯金刀白莲一案有些意外,不过这种事,即便是作为群臣之首,军国大事上让当今天子言听计从的他,也不能说三道四。

没错,眼前这老者,正是当今名动天下的于谦于少保。

离京赴鲁,实在是他有意为之,留在京师,过早在安置归附瓦剌所部之事上发声的话,对他的设想不利。

关西七卫内乱之事,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还是要比其他人知道得要早一些,内中情况,甚至远比如今朝堂上爆出来的还要严重。

作为关西七卫之一的沙洲卫,因为所处之地水草丰美,被除了哈密卫以外的其余五卫觊觎良久,早在去岁之秋,五卫就开始联手对付沙洲卫。

经过小半年的争斗,沙洲卫双拳难敌四手,一直退到嘉峪关旁,方才逃过灭族之难。

就在瓦剌大王子扣关内附前不久,沙洲卫也提出了同样的请求,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本应走一趟廷议的。

于谦担心廷议反而误事,就这么按了下来,同景泰帝商讨一番后,同意了沙洲卫所请,允其进入嘉峪关,在肃南一带驻牧。

想必如今已然安置得差不多了,那一带地广人稀,并无良田,还挺适合沙洲卫的。

沙洲卫内迁,关西七卫成了六卫,一番内斗后,各卫实力有增有减,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其中的罕东卫实力大增,听说已经有了与哈密卫叫板,甚至统一关西的苗头。

于谦本待继续施行分而治之的策略,从罕东卫中再分一卫出来,以弱其势,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罕东左卫,以全七卫之名,关西一带不能出现一个浑成一统的大部落。

敕令尚未下达,瓦剌秦博又来扣关内附,算是瞌睡碰上枕头,正好让凶悍的瓦剌人西迁关西搅局,暂时也不用分裂罕东卫,图惹人嫌。

只是若不绕上几个圈子,把桀骜的瓦剌人像鹰一般的熬上一熬,他们恐怕不愿意远走千里,去到那么偏僻的地方。

是以景帝于谦君臣二人,这才定下计议,于谦早早离京躲避,景帝则不发一声,先任由朝廷中人肆意上奏建议,要是有对瓦剌人不利的就更好。

等到瓦剌大王子实在坐不住,到了只要不被打散分拆,就怎么都行的地步,他们再出面救火,不图对方的感激,就图他们能心甘情愿地远赴关西。

至于时机,说好了由天子自行抉择的,没想到事前他还是让人来知会于谦,于谦心里很是受用。

如今看来,目的已然达到。

虽说亦力把里狂攻哈密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却正合适,瓦剌卫这一去,即便哈密被下,也能阻滞亦力把里。

听说瓦剌和亦力把里素有仇怨,双方应当不会轻易言和,同流合污的。

这些天京师发生之事,就只有金刀白莲案脱离了掌控,对了,还有那个新设的西厂,看来今后厂卫势必要抬头了。

不过,也不算太坏,于谦倒是想得开,这几年来,他也深感厂卫实力衰退带来的不便,尤其是锦衣卫,再没了以往那般锐气,不但民情难以上达,就是边情也多有不及。

不说多的,就说这次也失八秃的动荡,居然是瓦剌大王子来投之后,方才从其口中知晓。

新设西厂,正好与瓦剌人去关西的作用一样,也在厂卫中搅一搅局,免得死气沉沉的,不思进取。

至于这把刀能不能用好,于谦却不甚担心,陛下在信中说过,金刀白莲一案到此为止,绝不搞牵连,并没有让西厂就此大逞凶威,看来天子还是谨慎的。

思虑半饷,于谦自忖没有什么遗漏,京师局势仍在掌控之中,遂放下心来。

看来一时半会他也不用急着回京,明日巡过河堤,可以前去泰安一趟,身为臣子,来到鲁东地面,怎么也要去郕王府打个照面才对。

......

景泰五年的六月下旬,金刀白莲一案尘埃落定,被拖延已久的秦博,终于用上了一到京师就学了不少时日的礼仪。

一场盛大的敬献印玺、称臣纳贡的庆典从天色未亮就隆重开始,足足耗去了大半天的工夫,直到申初初刻方才结束。

好在周秦川没资格去,否则的话,他自忖吃不消,事后秦博为此可不止一次地向他抱怨过那天有多辛苦。

庆典结束后,景泰帝大行封赏。

封秦博为顺宁王,这个封号同其祖父


状态提示:第271章 尘埃落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