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重生于火红年代>第664章 华裕

孙祖杰说完,杨希目瞪口呆,“祖杰,你真应该去外务部门,你这一肚子坏水哪里来的?”

“哼,外务部门搞错了一件事,韬光隐晦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做,更应该争取国家利益,要用巧劲,要交朋友,他们就显得太僵硬了,太没有预料性了。

我国成为石油净输入国已经是必然,而且未来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与各大产油国的关係就非常重要,总是买国际价格的石油,那我们亏到哪里了都不知道。

另外还有铜矿铁矿……”

“铁矿?我们国家铁矿石不是挺多的吗?”

“我们国家主要的铁矿石品味都不高,偏偏宝钢联钢这样的大型钢铁企业只吃富铁矿,这一块需求量一年现在就有千万吨以上,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大,要是不早一点布局矿石,未来这些钢铁企业就是帮人打工的命!

矿产资源是一方面,我们的企业现在正在大规模的在海外扩展,当地使领馆也要做好服务。这些都是应该谈的应该做的,但是我看他们就缺乏这一块的意识。韬光隐晦只是一种策略,与争取和维护我们的正当利益毫不冲突。

连一个小小的南朝都敢搞东搞西,咱们要是客气了,还不是阿猫阿狗都敢搞东搞西,韬光养晦是不称霸,不出头,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静静的听孙祖杰说完,杨希却感慨了一句,“祖杰,你要想做好这些,现在的地位还不够呀!”

“呵呵,你说的我懂,但是有些东西只能顺取,不能逆拿,你要好好品一品这里面的道理。”

孙祖杰说完,就不再说话了,杨希不高兴了,说话说到一半,哪有这样的。

“你呀,还有很多人,把一些事情都想得太早了,想得太简单了,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谁知道未来十来年会有什么变化。

我们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帮着领导多分担分担,吃苦受累,甚至于对名声有碍的事情总要有人做的,我不仅要做,还要抢着做。”

杨希眼前一亮,“你是说?”

“知道就行了,早点休息吧,我明天还有一堆事情。这些该死的不列第亚人到处埋雷,我要是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还真要开染坊。”

不管杨希怎么百爪挠心,孙祖杰都怎么再继续说下去,到了第二天孙祖杰去了自己起家的地方华裕。

孙祖杰与华裕的关係很好,华投很多人都出身华裕,所以视察时的气氛还是比较良好的,但是他发现,庞大无比的华裕集团,此时内部的问题也很多。

80年代初,华英展开关于港岛前途的谈判,为了有利于港岛平稳过度,当时国家对港的经济策略就是“扩大中资、稳住华资、拉住英资”。

所以在港岛,华裕四面出击,对原有自营业务国货零售、加油站、油库、纺织等领域加大投资,参股隧道、公路、移动通讯等基础设施,新介入房地产、半导体、皮革、制衣等实体项目。

与此同时,华裕还以外资身份投资了内地的啤酒、电力、纺织、压缩机等行业,财务参投了部分中小企业。

而华裕纺织业是当时出口创汇的大户,华裕纺织曾被誉为华裕的半壁江山,是华裕集团八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的功臣,创造的价值常年稳居集团整体利润一半以上。

集团迅速的多元化发展呈现出无序性,企业数目迅速增多、产业跨度大,业务关联度低、交叉经营严重,子公司、孙公司日渐臃肿。

从国家外贸巨头转型多元化集团,华裕一度陷入了有利润就做的盲目实业化,各领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大而不强、专而不精。跨行业、跨地域、跨管理模式的投资,导致了集团的组织能力与战略资源被摊薄。而集团与下属公司在战略、投资、财务、人事等方面的权责不明,更扩大了经营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集团架构上的紊乱伴随着财务管控的弱化,发生了子公司的财务资讯失真、投资和担保失控、同类业务分散经营、二级公司违规炒股票、期货给集团造成巨大损失等问题。集团也曾制定尝试用严格的财务管理约束下属企业“不准代开信用证,不准放账,不准对外担保”,但效果并不明显。

除此之外,由于外贸部门的催促,华裕集团在九十年代开始了第一次海外拓展,但是刚刚走出国门的华裕还非常稚嫩,失败的项目多,成功的项目少。

与俄罗斯合作的晶片厂,不仅受困于当地多变的政局环境,双方的工作习性及思维方式也几乎全无合拍之处。

反反覆复一年多,项目几乎没有进展,而这边,当年的小兄弟华投两条六英寸线已经完工,新的两条八英寸晶片生产线也开始破土动工。

与此同时,华裕在倭国,美帝的子公司寸步难行,业务开展一遍空白,甚至于华裕在倭国,反而陷入了当地“he hui”的骗局。

所以在这一次视察时,孙祖杰就提出了这两点,他认为华裕集团也需要转型,针对多元化发展带来的机构臃肿和财务混乱做出整顿,对全集团的债权、债务、投资项目、财产实物等资产数据进行了摸底,开始向自己动刀。

孙祖杰认为华裕集团的在港业务要做大做强,要在在港岛民生行业立住足、站住脚,在这一块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要大胆投入,就算亏本也是值得的。

而对于这一次盲目的国际化,孙祖杰的说法是关闭,


状态提示:第664章 华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