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肃说:“徐将军,偃师守不住了,上报相国,洛阳城即将不保,咱们已经尽力了。”
徐荣附和了李肃的意见。
至于樊稠和郭汜,也只能随大流了。
徐荣当机立断,建议说:“事不宜迟,咱们连夜退往弘农郡,替相国保护后路。”
李肃同意了。
李肃命令:
樊绸带着五千西凉铁骑,先行出发,进驻卢氏,保护侧翼通道的安全。
紧接着,郭汜带着一万西凉铁骑,驻军宜阳,与樊稠一起,应对南面的袁术军和孙策军。
徐荣带领两万西凉铁骑,进入函谷关,修整道路,便于车驾通行。
李肃带着剩下的大军,进驻渑池。
各部立即准备,连夜出发。
第二天清晨,郭嘉看着偃师城头上,那有气无力的董卓军旗帜。
郭嘉问:“侯爷,你说什么时候可以拿下偃师呢?”
刘正回答说:“奉孝,传令叔至,大军开赴偃师城。”
兴汉军各部,立即行动。
半个时辰之后,偃师城头上,飘起了兴汉军的大旗。
曹操等人,闻风而动。
偃师,就成了联军进攻洛阳城的桥头堡。
赵云带着白马军,过城不入,直接到洛阳城东的解甲亭,安营扎寨。
……
洛阳城中,董卓的相国府。
李儒走了进来,大声说:“相国,不好了,兴汉军到洛阳城东门了!”
董卓说:“文优莫慌,传令——关闭所有城门,执金吾吕布,总领守城事宜。”
李儒立即召来书佐,派人向吕布传达董卓的命令。
安排好一切之后,董卓问:“文优,洛阳城守得住吗?”
李儒回答说:“相国,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们是守不住的。”
洛阳城如今的守备力量,包括:
八万西凉铁骑,由董卓亲自统领,李儒负责日常事务。
五万并州铁骑,由吕布亲自统领,张辽负责日常事务。
至于吕布,做起了董卓的贴身保镖。
董卓也是想明白了,虎牢关挡不住兴汉军,旋门关拖不垮兴汉军,偃师也无法迟滞,兴汉军的步伐。
兴汉军的讨董支队,不过是一支偏师,要是九个郡的主力一齐西进,董卓军会毫无抵抗之力的。
董卓说:“文优,我打算迁都长安,以崤函天险,再配合西凉铁骑的精锐,肯定可以大有作为的。”
李儒见董卓有意迁都,只能去安排。
满朝文武,与诸侯联军眉来眼去的,想要成功迁都,只怕是困难重重。
然而为了董卓军上下,再难也要办到,办好!
李儒命人传出一首童谣,让洛阳城中大街小巷一齐传唱。
童谣的内容如下: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
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童谣的传播速度很快,京师洛阳城中风起云涌。
大朝会上,相国董卓主持朝议,献帝刘协,居然趴在龙案上睡着了。
董卓忙把洛阳城中的童谣,传阅文武百官。
朱隽问:“相国,迁都一事,事关重大。活人可以离开,历代先帝的陵寝怎么办呢?”
董卓冷冷的说:“迁坟!”
朱隽大惊失色,慌忙劝阻。
董卓大怒,就要杀朱隽。
左右忙劝阻,朱隽没有大恶,也不与联军交通,杀之不祥。
董卓就命令左右金瓜武士,把朱隽赶出朝堂,眼不见,心不烦。
朱隽离开了皇宫之后,回到了家中。
他再一次翻出了,老友卢植给他写的信。
信是一年前写的,力邀朱隽到兴汉军校教书。
朱隽舍不得汉室,这才没有成行。
如今看来,洛阳城已经成了是非之地,不想走,也得走了。
朱隽带着一大家子人,离开了洛阳城,到兴汉军校教书去了。
……
第一天的朝议,出了朱隽的事情之后,根本就没有办法继续同样的话题。
由于情况紧急,第二天接着议。
董卓依旧拋砖引玉:
高祖约法长安,传十二帝,约两百年。
光武定鼎洛阳,传十二帝,约两百年。
俗话说: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今两汉轮流转,又是到了迁都的好日子了。
太平道张角,遣马元义入洛阳城,勾结中官封谞,断了汉室龙脉。
传国玉玺,日渐昏暗,就是明证。
如今故都长安,经过两百年的休养,龙气复苏在即。
迁都,正当其时。
伍琼出列说:“相国此言差矣!”
长安城破败已久,宫殿失修,百官衙门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今突然迁都,献帝住破殿,百官居草屋。
这要是传扬出去,肯定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汉室的威严,就不复存在了。
董卓听了之后,大怒说:“好你个伍琼!”
本相国听了你的建议,让袁绍做了巨鹿郡太守。
他不仅没有感恩戴德,还跟着曹操造起了反。
如今你又包藏祸心,与本相国顶牛,阻挠迁都大计。
是可忍,孰不可忍!
董卓骂了一顿之后,还不解气,又罢免了几名重臣,才算是稍解心头之恨了。
董卓被文武百官们,吵得心烦意乱的。
暴怒的董卓,决定杀鸡儆猴。
命令金瓜武士,在温德殿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砸死了伍琼。
司徒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