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文唐>第842章 西征人选
知道想让这个老狐狸表态不太可能,就问道:“你们呢,觉得谁合适?”

其他人也都效仿李绩,提出了几名他们认为合适的人选。

不是他们不想举荐,而是西征这种事情第一次发生,谁都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举荐人。

李世民也知道他们的想法,虽然很无奈但并没有生气。相反,他更加觉得刘仁轨这个人有大才,战略计划做得好。

西征是前所未有之事大家都没有经验,刘仁轨却能拿出合适的计划书。以求稳积累经验为主,简直太符合大唐此时的需求了。

此时他心中已经想到了一个适合刘仁轨的位置,但现在还在讨论西征行军大总管的位置,他暂时把这个想法放在了心里。

“辅机,你认为谁最合适?”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必须说点实在的了,就说道:“若单论统兵的能力,诸位说的人都适合。”

“然西征军远离大唐本土,对统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会打仗,而是方方面面的能力都要很突出……如此才能避免军心动摇。”

“所以西征军的统帅必须年富力强、军事能力强、经验丰富,最好拥有宗室身份……综合各方面考虑,我以为江夏王最为合适。”

众人都露出思索的表情,可越考虑就越觉得这个人选还真是最合适的。

江夏王李道宗,和李孝恭一起被誉为大唐宗室双壁,文武双全的全能型人物。

弱冠之龄就领兵打仗,可谓是身经百战,一直忠于李世民。如果非要给李世民信任的人派个序列的话,他绝对在第一序列里面。

而且他还是所有顶级统帅里最年轻的,才四十五岁,让他去在合适不过了。

想到这里大家纷纷出声赞同。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也很满意,李道宗也同样是最符合他心意的西征军统帅,果然还是大舅子最懂他的想法啊。

“好,如果诸位都没意见,那就由江夏王担任西征军行军大总管之职。”

李道宗本人从始至终都表情淡定的坐在那里,就好像大家讨论的不是他一样。

当李世民确定有他来当西征军统帅的时候,他才起身郑重的道:“臣必不辱使命,扬我大唐国威。”

李世民笑道:“好,我相信你。下去好好研究一下西方的局势……嗯,刘爱卿是西征计划的制定者,对那里了解最深,你要多向他请教。”

李道宗道:“喏。”然后又朝刘仁轨拱了拱手道:“日后恐怕要叨扰刘总参了。”

刘仁轨连忙起身回礼道:“江夏王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之事。”

对于这个统帅的任命岳山也认为最合适,从各方面来说李道宗都是最好的人选。

关键是他宗室的身份,比任何手段都更能稳定安抚军心。

李世民继续说道:“高昌都护和宁远都护都事关重要,尤其是宁远都护肩负着为西征军提供后援的重任,不知道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担任此职务?”

高昌恰好堵在西域和大唐的中间,是扼控西域的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大唐灭亡高昌后本来想继续采取羁縻政策,后来听取了岳山的意见一步到位设立了高昌道。

安西都护府的衙门最早就放在这里,后来被移到了更西方的宁远地区。

而宁远地区则扼守西域西方的通道,大唐掌控住这两个地方,就相当于是把西域牢牢掌握在了手心。

为了便于管理高昌道周围的西域诸国,又设立的高昌都护府,驻扎在高昌道,但行政上归安西都护府管辖。

但现在,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再一次提高了,它们关乎着西征军的后路问题,必须要保证好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多这里的负责人做出调整是题中应有之意。

而且西域的事情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提出的建议的人比较多,备用人选也更多,但被提到最多的一个人就是郭孝恪。

前面已经说过,此人在贞观年间的西域攻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的后半生全交给了西域。

然而李世民对这个人选并不满意:“郭孝恪性喜奢华,自律性差,在军中器物亦多用金玉,西征事大不可用其为副而不能用其为帅。”

众人马上就不说话了,这确实是郭孝恪的老毛病。

岳山也非常感慨,这个人是真的有大才也有忠心还是个实干家,可就是喜欢享受自律性差。只能说人无完人吧。

让他当副手绝对是最能干的那种,但当统帅这个缺点真的很致命。

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是因此被龟兹人所杀,还连累自己的长子跟着一起死。

这一世因为大唐的强势,龟兹没敢作乱他也没被杀,但这个缺点不得不防。

平时也就算,出现失误也能补救。让他把守西征军的后路,确实不放人放心。

不过郭孝恪毕竟在西域为国家戍边这么多年,也不能寒了人心。

李世民就任命他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还给他的长子加了官,并把他的次子特招进入军校学习。

前者是对他功绩的直接奖励,后者是让他的孩子有一个更高的起点,给他吃一颗定心丸,让他安心办事。

李世民继续说道:“郭孝恪功绩卓着,又在西域戍边十余年。现在任命他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就必须要任命一个能力更强能压得住他的都护才行。诸位以为谁人合适?”

说完他看了一眼刘仁轨。

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意这一点,只以为他是随便看或者征


状态提示:第842章 西征人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