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文唐>第504章 南越之南(求票)

唐朝的主要精力也在北方,要不是岳山出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着眼南方的开发。

没有南方大片的水田水稻自然也就变得比较尴尬了,只有少数地区才有种植。且还不是朝廷规定的主粮,纳税的时候都不收稻米的。

岳山知道稻米的重要性,搞岭南大开发自然不会把它忘记,早早的就命人寻找稻种和种植水稻的高手。

在这个时代哪个地方有优良稻种,哪个地方有种植水稻的高手?肯定是南越之南了,大家所熟知的占城就在那里。

因为水文条件的因素,水稻一直是这里的主粮,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堪称级别的东西——起码在土豆和红薯没有出现之前是这样的。

即便到了后世,南猴国靠着水稻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嗯,他们也只能出口粮食了。

岳山就派了一些商人去南越之南,打着做生意的幌子刺探情报,不出意料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然后以购买奴隶的借口从当地土著人的首领手中购买了大量会种植水稻的土人,然后用这些人在岭南种植水稻。不出意料的再次获得成功。

虽然没有办法一年三熟,但两熟还是没问题的。

这次蝗灾他为什么一点都不担心?就是因为有岭南的几十万亩良田在,还有南越之南这些膏腴之地。

说那里的粮食不值钱有点夸张了,毕竟当地的文明水平太低,大家吃饱了等饿缺少劳动的动力。

再加上当地的君主也没有什么大的理想抱负,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称王称霸,也没有搞什么大开发之类的想法。

所以那里的水稻产量是很高,但因为懒散的原因粮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但对于岳山来说懒散不是问题,有的是办法调动你们的积极性。

找到当地的君主,把最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往他们面前一摆,想要吗?想要就拿粮食来换。

什么,你不稀罕?

那没关系,琉璃呢?想要吗?

事实再一次证明琉璃对全人类都有杀伤力,南越之南的那些君主们秒秒钟跪了。拼命的压榨自己的臣民,用压榨出来的粮食换取琉璃。

而且双方还签署了协议,开垦更多的水田种植更多的水稻换取更多的琉璃、丝绸、瓷器等等精美物品。

这么说吧,岳山这是走一步望三步。在搞岭南大开发的同时已经把主意打向了南越之南地区。

这么重要的粮食产区不能再入原本的历史上那样放着不开发,最后拱手让人。

经略南越之南的军队也已经在训练之中,就是让宁纯组建的那一支万人山地师。从军校抽调教官团,选拔当地大族子弟充任军官,招募当地青壮组建而成。

这支军队用了半年才组建完成,之后就是各种针对性训练,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战斗力,等朝廷腾出手来随时能平定整个南方。

全国都在搞革新,重新划分了各道,唯有岭南暂时没有拆分还是统归岭南道。

这是考虑到正在进行的大开发,拥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才能更好的协调各方资源统筹发展,等大开发初步完成才会考虑拆分的事情。

还有一处和别处不同,那就是别的道只有一个监察机构和提刑司机构,没有行使衙门职能的机构。

岭南道三者都有。

岭南巡抚衙门,行使行政职能三班六房等部门齐全,其实就是后世的省级管理机构。

朝廷之所以这么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做实验,看看岳山提出的sān_jí管理机构可不可行。

然后就是人员方面。

在见识过神威大炮的威力后,冯氏最终决定交出所有的兵权,谈殿等人见情况不对也很干脆的交出了私藏的民户。

岭南地区最大的隐患消失,从此以后不用在担心造反的问题,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总有一天会成为大唐的富庶之地。

李德武工作成绩突出,加上尔朱氏的帮助,一步登天坐上了县令的位置。虽然只是个下等县,但毕竟资历到手,以后找个机会就能升上来。

再说岭南大开发,机会到处都是,只要是专心任事总有出头的一日。

周尚云在接到岳山的书信后终于放下心来,开始帮着朝廷沟通当地的野俚僚人,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当地官员得知他的经历后也深表遗憾,并重新接纳了他的新身份,他也算是洗清了自己身上的屈辱。

一开始他还想叶落归根什么的,在那里当了一段时间的管事后就喜欢上了那种被人尊重的感觉。彻底死了回京的心,老老实实的待在岭南地区和他的女首领双宿双飞。

这是个明智的选择。

得罪了岳山,又不被高士廉所喜,他回来也只能当个普通百姓再无出仕的可能。

万一那天有人看他不爽把他收拾了,哭的地方都没有。在岭南自由自在多好,还能凭借女首领成为当地头面人物。

怎么看都比回京强。

总的来说,岭南大开发在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三五年后就能成为大唐的粮仓。

了解了这些之后岳山总算放下了一件心事,岭南开发到现在这种程度,他已经可以撒手了。

其实说他的手段差不多已经用尽也没有什么不对,就算让他亲自去支持大开发,做的也不可能比宇文节等人更好了。

把学生接回来了解了一桩心事后岳山再次闲了下来,每天在家读读书,抽空去宫里当当差顺便


状态提示:第504章 南越之南(求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