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三国好老师>110章 学田

正旦日,董明带着董琬跟刘威一家人凑到了一起。

早在十一月的时候,刘威的家人就搬到了明德书院。在书院山脚下花钱盖了一个小院子。这一片本就是马维送给明德书院的,刘威的父母想要建个房子,董明自然不会拒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刘威的父母给他添了一个弟弟,取名刘封。过了正旦日,刘封就一岁了。

当然这不是刘备那个养子。那位是长沙郡人,本姓寇,他妈妈姓刘。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刘备年后要结婚了。大概是为了拉拢汉中的世家,他直接向一个世家女求亲。这一看就知道是孙挺的手笔。

效果也是极好的,几乎在婚事定下来的当天,就有数十位世家子弟,归附到了刘备麾下。汉中共有大姓三家,分别是李氏、邓氏、赵氏。这三家可以说是汉中世家豪族的领头羊。刘备娶得正是李家嫡女。而且还给了正妻的地位。

不过,孙挺做事儿有点儿走极端了。在刘备娶了李氏嫡女之后。孙挺又让关羽、张飞、徐暖、简雍、他自己在内的所有刘备麾下将官都娶了当地世家的女子。其中简雍娶了邓氏嫡女,关羽娶了赵氏嫡女。

这一波操作看的董明脑仁疼。这样帮助刘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汉中,将汉中三大姓绑上了刘备的战车。

但这也限制了刘备这个小团伙的自主性。至少眼下,他们在行事的时候要更多的考虑一下这三大姓的利益。

当然了,以董明对孙听到了解,估摸着日后一旦刘备起飞了,他转眼就能把三大姓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孙挺,孙季直,人狠话不多。

也就说到了来年,汉中可以说一波又一波的有人结婚。而且,你一个地方官员,从上到下都与地方豪族结亲,你想做什么?

孙挺压根就是在赌,赌洛阳没工夫搭理汉中。刘备的小团伙里也不是都不明白,但他们也都在赌。

董明对此倒是有些担心,但他也没有去提醒刘备什么。刘备嘛,别的本事没有,抗打击能力那是天下一等一的,而且愈挫愈勇。

刘威家里,刘威的父母置办了一桌子好菜。毕竟不是王公贵族,没那么讲究,还一人分一个案几吃饭。

就是大锅饭,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

董明、刘威、刘建坐在一起吃饭。刘氏还从新野沽了一壶酒过来。大冷的天,喝上一壶温热的就,甚是爽利。

“老师,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刘威将碗筷放下,一脸郑重的看着董明,说道。

刘建闻言也放下了碗筷,连在一旁正在哄着小刘封的刘氏也看了过来。刘威父母一脸期待的看着董明。

董琬不知道什么情况,也放下了碗筷,等着刘威继续说话。

董明点点头,道:“你说。”

“老师,山脚下一片荒地,能不能租一部分给学生?”刘威问道:“不用特别多,一百亩就成,正好够家里吃穿用度的。”

董明闻言笑了笑,点点头道:“荒地的开垦可不容易啊。眼下又是寒冬腊月的,土都冻上了。”

刘建这个时候接口道:“没事儿,庄稼汉有的是力气。”说着,他还憨厚笑了一下。

“这样吧。”董明想了想道:“你负责书院学生的登记事宜,眼下还有多少学生在书院?”

刘威想都没有想,直接脱口而出道:“一共还有十二个人。除了学生自己之外,还有徐庶、诸葛瑾、诸葛亮、戏志才、郭嘉、高尚、张田、任宇、蔡涛、马原、李通等十一人。”

看着刘威一本正经的模样将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背出来,董明笑了笑。徐庶等历史名人之所以没有回家是有原因的。

徐庶是因为自己老母就在书院,也没必要离开。诸葛兄弟则完全被诸葛圭寄样在书院了,逢年过节的还会一车一车的送礼物。戏志才、郭嘉寒门子弟,早早的也将家人接了过来。

高尚没离开是因为他压根就不想走,沉迷于热武器的发明无法自拔。

剩下的五人中,蔡涛是蔡家人,但是跟家里关系好像不怎么样,反正书院管饭,就没离开。其余四人,无家可归,家人都在黄巾之乱的时候遭了兵灾。

“那这样,除了亮儿之外,其他人都忙活起来吧。为师去新野找马令借一些兵丁,咱们把山脚下可以开垦的荒地面积统计出来,当做是书院的学田好了。”董明笑着说道。

学田,在这个时期,是一个相当新鲜的词儿。

所谓的学田,其实就是书院等教育机构所拥有的的耕地。这些耕地会租给农户,收取一定比例的租金,这些租金就是书院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当然,这个时期是没有的。

学田最早起源于宋代,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开始实行学田制度。

学田的来源有很多,主要从国有土地中如户绝田、废寺院田产、没官田以及牧马草地转化而来。还有一些来自于官僚、士绅、地主、商人的捐献、地方官府的拨款购买。

可以说,学田制度从宋代建立之后,一直到清朝时期都长盛不衰。

“学田?”刘威显然不清楚董明的意思。

董明笑了笑道:“总之就是书院的田产,到时候可以租给百姓。书院收取一部分租金就成。”

“收几成?”刘建很显然更关心这些东西。

“三十收一。”董明吐出四个字。

说实在的,董明也不在意这点儿钱。他跟马家合作的淬体药生意,


状态提示:110章 学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