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拯救明末>第84章 水泥(第一更)

面对李彦直泼来的冷水,王业泰微微一笑。

“若只以咱们自己的力量想做成此事当然很难,可咱们辽东镇并非孤立的存在,咱们的背后还有大明啊。”

“大明?”李彦直一愣,摇头道:“大帅,恕属下直言,恐怕朝廷现在没有能力支持咱们大规模的筑城吧。现在陕西流民叛军遍地,出陕西直入山西,有着南下流窜中原的意图,朝廷调拨了大量的力量用以镇压流民军,哪里还有财力支持咱们啊。况且便是朝廷有财力,也会用来构筑宁锦蓟辽防线,不会把多余的财力用在辽南这里,毕竟蓟辽一带直接面对建奴,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王业泰笑道:“朝廷当然指望不上,不过彦直兄莫要忘了,咱们的背后还有登莱。”

李彦直:“孙元化孙抚台?”

王业泰:“正是孙抚台。虽然咱们和登莱的关系并不太好,但孙抚台此人本帅还是了解的,其胸有大志并非一般的庸官,其熟悉西夷火器能铸造红衣大炮,了解建奴对大明的危害。天启二年时便向朝廷条呈《备京》、《防边》两策,受到朝廷的重视,其后便跟随孙承宗在辽西,筑炮台建宁远城,屡立功勋,这才受到朝廷重视得以出任登莱巡抚。

这样的人,其雄心和抱负非常人所能想象,其既然担任登莱巡抚,必然有剿灭建奴之志。咱们东江镇名义上归登莱巡抚管辖,若是一直对登莱方面的命令阳奉阴违,孙元化必然会另起炉灶自练新军。

与其那样,不如咱们主动和他合作,借助他的力量增加咱们的实力,这样才是对大局最为有利。”

李彦直忍不住在心中翻了个白眼,当初是谁为了独占功劳越过孙元化自行向朝廷报功,现在有事又想起人家来了,世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听闻孙元化招募了西夷人数十,正在登州铸炮练兵,登州城远在大海另一侧,要那么多的火炮何用?咱们可以和孙抚台商量,何不把铸造的火炮移来旅顺,毕竟这里才是和建奴的战场。咱们在金州筑城需要大量的民夫,需要各种筑城的工具,更需要大量的粮食物资,这些都可以请登莱方面支援。”王业泰笑呵呵的道。

李彦直轻轻一叹:“大帅您的想法很好,但想要说服孙抚台恐怕很难。”

谁都不是傻子,人家凭什么把手中的东西白白给你啊。

“所以就需要彦直兄您往登州一趟了。”王业泰笑呵呵的道,“彦直兄你是登州人,和登莱的官场非常熟悉,必定能够有办法说服孙抚台,让他支持咱们。”

李彦直点点头,知道此事非常重要,得到登莱方面的支持,对东江镇的发展至关重要。

和孙元化合作,是王业泰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下来的。孙元化这人在明末的官场上算得上一员干吏,只不过运气不好错信了孔有德,以至于有了孔有德叛乱,历经近两年时间才逼走了孔有德把叛乱镇压,朝廷震怒之余,孙元化也不得不承担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抛开识人不明这点,孙元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更让王业泰赞赏的是其是大明少有的开眼看世界的人。

到达明末之时,不管是航海技术,还是火器制造,中国的科技各方面其实已经落后于西方。在大航海获得的巨大利润诱惑下,西方的科技依然在全方位崛起。

在大明,认识到这种中西方差距、能够开眼看世界的人并不是太多,师从徐光启的孙元化便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技术性官员,这便是王业泰给孙元化下的定义,搞政治孙元化不太行,搞技术却是一把好手,和这样的人合作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彦直离开了,他将从青泥浦乘船直赴登州。

三营将士在金州城遗址一边训练,一边开始收拾断壁残垣,做着筑城的准备。

不断有人员物质从旅顺沿着海路迤逦而来,陆地上,从旅顺到金州的道路也在修复中。

而此时的王业泰,却带着百十名工匠乘船上了距离只有一百多里海程的长生岛。

东西长六十余里,南北宽二十余里,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公里,长生岛的面积不可谓不大。

但不论是以前的毛文龙及其属下诸将,还是现在的王业泰,都没有将长生岛发展作为基地的想法。

一是因为长生岛距离复州海州建奴的地盘太近,再就是长生岛距离大陆只有不到一里的距离,不需要什么大船,只需要一些木板便能轻松从陆地攻击岛上。而且长生岛附近的海水每到冬季便会结冰,建奴能从陆上踏着厚冰轻松攻上岛屿。

除了穿越者黄石以外,恐怕正常人都不会选择把长生岛当作抗击建奴的基地,王业泰也不会例外。

王业泰之所以带人来到长生岛,看中的是长生岛上含量巨大的石灰石矿,而且是便于开采的露天石灰石矿。

石灰石磨碎和黏土和少量的铁矿石粉按比例掺在一起,再高温烧制,便能制作原始的水泥,而水泥是筑造城池堡垒最好的建筑材料。

王业泰带到长生岛的百十名工匠中有善于挖掘的矿工,也有能制作陶器的陶匠,还有石匠铁匠木匠等等,为了增加防御弥补人手不足,王业泰还从金州调了一营士兵前来。

长生岛原本有几个小村子、数百村民,然而建奴的施虐使得临近海岸的长生岛也不可避免受到牵连,原先的村民们早已为之一空,只有村子的残垣。

先是用了数日的时间,伐木造房搭建了简单的住所,王


状态提示: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