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原始小农民>第274章 制化肥 上

夏日炎炎,老树下,陈昊趁着有时间去,就教育族人知识。

过来学习的人主要是七到十三岁的孩子,以及各个管理层。

用几片破开、修整过的木头并凑成的木板,木板的表面涂了一层黑漆,这便是一块长两米、宽一米五的黑板。

这块黑板用木架子支起来,面向着老树下的五张石桌,这里可作为召开氏族会议用,也能作为教育之地。

黑板上写了十几个简体字,那是常用的我你他、人、犬、粟、斤等的简体汉字。

每一个简体汉字的旁边都有对应的原始图画,比如人字就画一个人的样子,然后就告诉族人,人字为什么要这样写。

汉字是表意字,从陶文演变成甲骨文,再到铭文,之后发展到西周时的小篆、秦朝的大篆,再演变为隶书、楷书、宋体等,华夏的文字经过不断地改进,最终演变为简体字。

简体字虽然已与象形文字差别很大,但简体字的优势就是笔画少,字可以写得更小、更清晰,简单易学,便于传播。

最重要的是笔画少,非常适合用毛笔将字写在纤细的竹简上,这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成本。

“这个犬字,就是从这个图画简化而来,这个简体字,便于我们书写,你们明白吗?”

“明白!”

陈昊拿着一块石灰,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字的演变,给族人讲解汉字是从哪里来的,让族人知道这字该怎么写,可石灰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附着力差,可不是制粉笔的材料,用碳酸钙在黑板上写字会很模糊。

接下来就是造句。

“吾有一犬!”

“你们写一遍”

陈昊教大家用文言文进行书写造句,并确定部落的书写体。

文言文的最大优势是节省字数,降低书写成本,陈昊规定的是,族人是说话一套,书写又是一套。

其实,最主要式能清楚简单地突出表达的重点。

在古代华夏人,并不是说文言文,那个时候,每个地方的人说话的口音、用词的习惯都不一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口语和用词都会出现变化,这就会导致大家在书写上出现误差,久而久之,就会让大家即使用同一种文字,也造成沟通困难,但文言文因为是有一套的写法,将表意字的作用运用到极致,因为结构简单,没有多余的词汇,所以就完全不受这些因素影响,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也不为过。

纵观华夏历朝历代的人,即使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口语,还创造了很多新的词语,经历了数千年,华夏历代人的书写体都采用文言文,文化知识就得到很好的传承。

甚至能让数千年后的人,可以破解古人记录下来的字的意思,文言文是华夏族人一项伟大的发明。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人用几个图画表达文字,就与文言文一脉相承。

大家学起来反而比较容易,不同的是,以前是图画,现在却把图画变成简体文字。

今日的知识教育持续到中午才结束。

陈昊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卷竹简,让他们在竹简有竹皮的那面练习写字,在竹简的内侧写墨水字不容易擦,但竹子外侧那面光滑的表皮却可以用兽皮轻易抹掉,竹简很适合作为大家的练习册。

刚处理完教育的事情,耘嫂又过来催促。

“太昊,我们的肥料不够啊!”

“嗯,我知道了,你们继续堆肥。”陈昊忧愁地点头说道。

部落的田地、果林、甚至是新种的竹子、植物城墙都需要大量的肥料,要想让植物长得好、长得快,就必须施肥。

部落现在堆的农家肥虽然营养全面,适合作物生长,可用农家肥的氮钾磷含量相对较少,其肥效远没有化肥强大,在进行大规模种植时,农家肥始终远没有化肥的效率高。

化肥主要是为植物提供氮钾磷三大元素,在19世纪...化肥被发明出来之前,世界上的农作物的亩产都很低。

如果拥有化肥,毫无疑问,娲氏族的农田产量绝对能翻一倍,那些瘦田也会变成肥田,部落的种植业以后就不用愁了,可化肥是19世纪工业化产物,需要一定的化工技术。

“唉!上哪找化肥呢?除非能找到那种矿物,我或许能搞出化肥!”

陈昊摇了摇头,鱼塘那边的堆肥厂产出的肥根本供不应求,如果到时候再接收阴康氏族,如果没有肥料,那阴康氏族人种地的面积就要用更多的田地、更多的人手才能达到娲氏族人的水平,这无疑是非常浪费人力的。

“几百亩的地,上哪找那么多肥呢?”

“算了算了,还是去巡山吧,还要安排人烧石灰、制鱼藤草农药,给农作物杀虫呢。”

“多制点农药和石灰,给栗陆氏族他们送去!”

安排完耘嫂去处理鱼藤草农药的事情,陈昊就带着十个男人,带上武器去部落的领地进行巡逻。

每到春夏时节,就有很多野猪过来祸害果林下的灰灰菜、苋菜、荨麻等经济作物,所以陈昊他们几乎每日都要去驱赶野猪。

“唉!又来了又来了,这帮野猪总是过来,我们的苋菜又被糟蹋了!”

来到后山的果林,陈昊看到这里的苋菜被拱吃了不少,他不禁大骂起来。

“看来得尽快种上枸桔才行啊,这样被它们搞,我们的牲畜都没有东西吃了。”

一行人继续巡山,在树莓林,大家看到远处有七八只的大野猪,这群野猪现


状态提示:第274章 制化肥 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