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0章精锐之军
击毙或者抓到一个日本陆军少将,在吕宋岛之战,乃至整个二战后期已经是极其罕见的事情了。
在马尼拉之战中,包括岩渊三次在内的日军高级军官,都是海军陆战队的。
这和日本陆军又是截然相反的。
以日本妙高级重巡洋舰“羽黑”号为例,在其被美国击沉后,舰长桥本信太郎中将、杉浦嘉十少将与舰同沉。
“羽黑”号副长大野格、第5战队参谋中尾熊太郎也一同战死。
杉浦只做了半个月将军就死了,大本营追晋中将。
大野格海兵50期,中尾熊太郎海兵51期,都是和杉浦同时上舰的,追晋少将。
桥本信太郎只是战队司令,不是亲补职,没有资格追晋大将。
本来战队司令以少将为主,但二战后期日本舰艇损失严重,没有足够的舰艇组建舰队来给军官供职了,军官资历够了只能升军衔,职务暂不动,所以海军舰艇部队军官的军衔有偏高的现象,出现多个少将舰长、中将战队司令。
与陆军地面部队军衔偏低正好相反,因为严重的伤亡,军官无法得到补充,陆军已经出现很多中佐步兵联队长、少佐兵种联队长、大尉大队长,甚至是中尉大队长。
所以,北泽信弘少将投降,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意义重大的。
而麦克阿瑟将接受受降的任务交给了孟绍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了其对孟绍原的重视。
按照麦斯马兰的要求,这些走出丛林的日军将会立刻接受隔离。
三天后才会正式投降。
“老板。”
一回去,李之峰便拿着一份卷宗来了:“这是田七那里刚刚派人送来的。”
“知道了。”
今天的孟绍原心情不错,坐下,打开卷宗密封,拿出了里面的文件。
可是渐渐的,孟绍原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李之峰跟着孟绍原太久了,他发现,老板正在克制着自己愤怒的情绪。
是愤怒!
卷宗里到底是什么?
孟绍原放下了文件:“目前,盟军正在展开猛烈反攻,日军仓皇败退,田七身为高级情报官员,有着极大的便利条件,因此,我让他尽一切可能收集一些证据。今天送来的,是关于新加坡的。你知道什么事‘大检证’吗?”
李之峰茫然摇了摇头。
孟绍原掏出烟,点上,一口气吸了半根这才缓缓说道:“新加坡咱们称‘石叻’或者‘星加坡’,是中国沿海居民赴南洋落脚最为集中的地方,华侨人口远超其他族裔。
七七事变后,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策源地和领导中心。当年华侨领袖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就设在新加坡。
日本侵占东南亚后,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当地华侨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其间最骇人听闻的,就是日军攻陷新加坡以后实行的所谓‘大检证’。”
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军第二十五军司令官山下奉文指挥马来亚作战。他率领日军用55天时间占领马来半岛,又用大约两周时间迫使新加坡英国守军白思华中将率部无条件投降。
他就曾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不是有华侨的支援,早就解决中国问题了!”日军在新加坡对华侨的大屠杀,一是为了报复华侨之前对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大力支持,二是报复星华抗日义勇军参加新加坡的保卫战。
1942年2月17日,山下奉文命令新加坡警备司令河村三郎:“将潜伏着的持敌对态度的华侨连根铲除,以绝我军作战的后顾之忧。”参谋长铃木则明确指示:“判定出敌对分子后,当即处置(死刑)”。由此,拉开了“大检证”的序幕。
在新加坡实施的“大检证”,就是通过一些蒙着面罩的原英国警察、印度警察和马来亚***变节分子的指认,从被控制华侨中甄别和擒获所谓“反日分子”“敌性华侨”。
日军占领新加坡几天后便发布布告称,要求所有18岁至50岁的男性华侨,到4个地方集中以领取“良民证”,继而派出宪兵,挨家挨户驱出华侨居民,在集中之地露宿于街头,男女老幼均不得免,华侨在死亡的恐怖中,心惊胆战地等待着审查。
“大检证”自1942年2月18日开始,此后数日,有幸通过者,即发给一张印着紫色“检”字的小纸片,凭纸一片放行回家。
而被指认出来的所谓“反日分子”“敌性华侨”,则未经任何审判程序就被处死。
其手法、手段极其残忍,令人发指!
有的被日军捆绑拉到海边,惨遭重机枪射杀;有的被捆绑装船,运到离海岸10公里左右的地方将人推到海里淹死;有的令其自己掘坑,再强迫服毒自尽或用机枪射杀、军刀砍杀;还有一些未被处死的华侨,则被送到泰国建造“死亡铁路”,也是有去无回。
臭名昭著的战争狂人辻政信当时正担任日军马来方面作战处主任参谋,他也是“大检证”的主要推动者。
1942年2月22日,辻政信巡视了负责惹兰勿杀地段“肃清”工作的日军部队。在听说大西觉的分队只甄别出了70个“反日分子”“敌性华侨”后,辻政信大为光火,严厉斥责道:“你还在磨蹭什么?我是要全新加坡一半人的命!”
这一句话便让大西觉的分队一口气抓了几千人,塞满了几十辆汽车,送至樟宜海滨杀害,顿时使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