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文娱从自媒体开始>第三百六十九章 商业

记者采访的问题其实不少,李哲能回答基本上都回答了,例如记者还问到,为什么会想要做新的商业模式。

这个问题问的真的挺好,不过李哲不好回答,原因真的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现金流积累过盛。

换句话说就是:钱太多了,不想放在银行。

李哲的生意做的很大,是一步一步快速变大起来的,而且每一个生意都在赚钱,起码曙光集团是这样子的,而饮食方面的两个企业是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后面也开始慢慢收支平衡直致盈利。

李哲赚的钱基本上没怎么放在银行,都在不停的投入在产业上,例如建造曙光乐园是一笔大钱,前期中期都是以百亿来计算的,每一期工程的造价都不低,现在占地可有五十万平方米呢,好在投入都是有回报的,而现在曙光乐园每年游客的人数也超过千万了,已经上榜了全球主题公园排行榜前十名,也成为了不少外国人来华夏旅游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它为华夏的旅游事业做了贡献,对于鹅城本身的旅游业就更加不用说了,曙光乐园周边的低价那叫一个飞涨啊,当初卖给曙光集团的地或许有非常多的优惠和福利政策,可是在曙光乐园带来的经济效应面前都不算什么,这甚至可以说是任上治理的一种成绩。

现在连曙光乐园都在赚钱了,慢慢开始回本,即使要在投资,也只是将收入再投入进去,而李哲其它赚钱的渠道也是一样的道理。

曙光集团联合其它两家公司还创办了物流公司,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为了内部的运输方便,毕竟不管是曙光还是其它两家公司都需要强大的物流能力,建立属于自己的物流链是必须的,这样能增加很多的效率。

而两个食品公司联合在食材供应方面也做了努力,除了在外面有固定的采购量,本身也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生产基地,在北方开展畜牧业,在南方开展家畜养殖业,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内需,所以这些产业的出货就有了保证,保证自己供应的同时,有剩余的还可以对外销售。

钱赚的越来越多了,李哲也有尽力在做慈善了,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这个量也不可能无限增加,他的资产却不见缩水,也可能是他做慈善的力度不够吧。

现金流太多就需要缓解,那么投资新项目自然是一个好的选择,看好一个新的项目,然后投资进去,用钱来生钱。

李哲在宣传理念,只要宣传的到位,自然会有人认同,而认同之后就会去做,有的会选择自己创办,有的会选择合作,自己创办就变成了李哲的竞争对手,不过这不重要,华夏的市场太大了,没有一家新的创业公司能够快速的占领市场,就拿曾经的团购行业来说,那可真是百团大战啊,自从团购这个理念出来之后,团购网站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一个个的争相冒尖,一个个都想要独占鳌头,而做到最后,该起来的起来了,三足鼎立或者两强争霸,更有甚者直接合并成一家公司,成为了独角兽,成为了巨头,这些公司在做起来之前就是要烧钱的,为了抢占市场,那是要给用户优惠的,采用的就是先抢占用户,将其他的竞争对手淘汰,然后再自己发展。

每一样新的模式产生的时候基本都是这样的,只要有一个人做成功了,马上就会出现大批的模仿者,这些模仿者有的会实现弯道超车,有的则只能分取一部分利益,更多的只能铩羽而归甚至折戟沉沙。

之前李哲比较少参与到商业聚会,一些比较知名上商业峰会也都没有去参与,这可能是性格的问题,也是因为确实不喜欢这样的场合。

不过最近他改变了想法,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的,到了某一个阶段或者说某一个地位之后,心态也会随之而转变,一些以前没有兴趣或者不想要去做的事情,到了某个时间段就会想要去做,其实李哲现在是杰出的创业青年,在商业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说在世界上,在国内他还是非常出色的,自然也会吸引一些大佬的注意。

李哲简直就是商界的一朵奇葩,像现在排名前列的富豪,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的老板,李哲的身家没有人不认可,可他的排名却不好说,因为他旗下的公司都没有上市,市值只能是估量,毕竟人家财报都是不公开的,一些调查机构也没有办法调查,如果发布出来一些有的没的消息,那是要吃官司的,公司上市和不上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人家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或者合伙人的钱大多数是股票的估值,所在公司的市值也是知道的,而李哲的却不同,谁都知道李哲赚钱,可到底又多赚钱确实是不知道的。

很多曾经在富豪榜没有名次的人,在公司上市之后,直接就快速上升到前列,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公司。

对于李哲这个人,还是有很多人想要认识的,不管是不是在一个行业的都一样。

李哲罕见的开始参加商业聚会了,因为想要合作,那就要去认识更多的人,有时候人家愿意投资,投资的还不一定是你这个项目,而是出于对你这个人的信任。

而信任是怎么建立的?

能当商业大佬的,可没有谁是笨蛋,人家的眼光自然是没的说的。

想要了解一个人,不要从别人的口中去了解,而是自己去认识,去了解。

即使是李哲这样经常出现在媒体热搜上的人,想要获得别人的信任,想要和别人谈合作,那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九章 商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