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穿行宋末>第四百三十一章 定策

杜昱听到欧鹏和吕方的汇报,有种哭笑不得之感。

他亲自带兵来到济州为的就是暗中保障便宜岳父张叔夜的个人安全,根本就没想过立功出风头的事情,所以并没有将沂州军的主力带来,而是选择欧鹏和吕方的一部分乡兵。

让他没想到的是,大宋的官军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糜烂不堪,据守一州之地的正规军的居然没有训练一年的乡兵靠谱,再次证明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魔幻。

自己的队伍与其他有瞎子可见的差距,不用多想,张叔夜肯定会让沂州军来抗住压力,这实在与此行的目的不符,可事已至此想撤是不太可能了,之希望便宜岳父能看清现实选择招安才好。

时光荏苒,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杜昱将大营交给欧鹏之后,带着吕方和几名随从去济州开会。

张叔夜的威名在大宋还是响当当的,兖、徐二州的厢军头领也不敢怠慢,纷纷带着得力干将。

杜昱远远的见到另外几位将领,立刻换上一副虚伪的笑容,与他们寒暄客套起来。毕竟都是官阶相差无几的同僚,没必要装十三。

张叔夜召见他们几人选择的地点并不是济州府衙,而是城中的军营。

时隔几日再见到便宜岳父,杜昱觉得老爷子一定是思虑过度,面上带着一丝憔悴不说眼圈还微微泛黑,显然为征讨登云山没少费心思。

张叔夜坐在帅位之上立刻收敛了文官的谦和之七,代之一脸肃穆的情绪。杜昱等人不敢造次,各个正襟危坐等待大帅发声。

经过反复的权衡,张叔夜对杜昱提出来的安抚政策兴趣越来越浓厚,沂州的那位杜将军说得不错,官军承平日久早就不堪一战。

从兖、徐二州的军队身上就能看出,他军令上要求的是必须选拔能战的精锐,可来的人里面还有一半的老弱滥竽充数凑人头,单兵素质参差不齐军纪更是涣散。

沂州军仅用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将大营扎好,他们用了小半天还是搞得一塌糊涂,这样的队伍别说打仗,便是行军都能将其拖垮。

考虑到济州的新军训练不久,这次组织的人手最强战力竟然是沂州军那四千人马。相比登云山的十万喽啰兵,这个差距简直不要太大,就连一向信心十足的张叔夜也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

他觉得凭借这点人马想要在武力上征服宋江等人的希望不大,那就只能像当初所想的那样以高官厚禄利诱,将登云山的贼人招安,让他们为朝廷所用。

因此在三天前,张叔夜就写了一封密折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利弊,快马送到汴梁城,希望能得到官家赵佶的支持。

朝廷还没有动作但他却不能再等了,不是他心急而是消耗不起。

他让儿子张伯奋和张仲熊重新编练济州军,将人数扩充六千多人还要勤加训练,粮草的消耗是肉眼可见。

就这还是因为沂州军的人马自带粮草并未向他伸手,否则一万多人训练后还要补充营养,光是物资的供应就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兖、徐两州的人马来到济州城外又多了七千多人,他们携带的物资可不多,已经张口向他讨要,若是不能尽快结束战争,恐怕府城的官仓不保。

面对这种情况,张叔夜根本不想与属下商议对策,干脆做起了一言堂。

对兖州兵马统制秦正和徐州兵马统制董金提出要求,让他们将军中的老弱筛选出去作为辅兵来使用,同时让他们的人马与济州军混合训练磨合队伍。

至于沂州军他的想法是将其作为精锐部队单独来用,不合战力不对等的官军混到一处。

杜昱对这点还是比较赞同的,他怕的就是行军打仗的时候友军为敌人送上助攻,要知道冷兵器战争战斗力低下军纪涣散的队伍很容易形成溃兵,反过来冲击友军的阵型。

那样实在太危险了,即便是有金手指在身,他也只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带着猪队友想打宋江那样的悍匪根本就不现实,更何况这支杂牌军与登云山喽啰兵人数上有巨大的差距。

张叔夜谈完具体的要求之后,和他们说起了这次讨逆要执行的策略,最好的设想是重创登云山一次,然后再向宋江等人提出招安。

杜昱和秦正、董金几人互看一眼,心中不约而同升起一个念头,重创宋江的十万大军,张大人你是在做梦不成。

大家都在大宋官场上厮混,在这种场合他们是不会提出质疑的,上司怎么说就怎么做,尤其是可以骑在武将脑袋上拉屎的文官大人他们可不敢惹。

张叔夜终究是个狠人,提出的这个方法就是他在真实历史上采用的策略,只不过在那条时间线里宋江才几十人而已,那像现在坐拥十万兵丁。

杜昱心中暗想,最好这位便宜岳父选择直接招安,毕竟在水浒传小说之中,只要大宋朝廷表现出一定的‘诚意’,孝义黑三郎不顾部分兄弟的反对立刻就卑躬屈膝选择投靠朝廷。

此时他想的不再是对大梁有利无利,而是保证自身不陷入险境之中。

张叔夜并非莽汉,他当然知道局势不利,可在朝廷没有下结论之前他只能按照作战方案来指挥军队行动。

尽管官家没有给他具体的时间让他荡平登云山,但按兵不动可是大忌,会让蔡京的党羽抓住漏洞在朝堂上对他攻讦。

明知是坑他也要硬着头皮往里跳,张家终究要对得起官家的信任。

当然他也不是乱搞根据最近的情报,张叔夜了解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一章 定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