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穿行宋末>第三百九十八 封赏

杜昱在燕都举行大会,一众梁山泊的高层拥立下自称梁王,准备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称王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封赏手下的这群小弟,首先得到奖励的就是在这次征辽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兄弟。

按照战争的进程,许贯忠率领豹滔军连下瀛洲、莫州、瓦桥关、岐沟关,收取涿州、幽州,并且在打仗的过程中一举击溃耶律大石的三万援军,作为统帅自然立下一等战功。

杜昱对他当然不会吝啬,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己费尽口舌才请到的人才,有舍才有得,不给属下高官厚禄人家凭什么为你拼命。

因此许贯忠被他封为宣威将军,继续统领豹滔军,现在大梁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官制尚不健全只能先将就着,随着日后的发展才能逐步完善。

之后便是林冲和鲁智深,他们两个是梁山泊的老兄弟,又很早就追随杜昱,因此他们的封赏并不下于许贯忠。

两人分别被封为明威将军和归德中郎将,虽然比起许贯忠低了半档但他们也没有不服气,经过一次共同作战的经历,对其才华和能力都钦佩不已。而且两人心知肚明,知道杜昱并不会亏待这些老兄弟。

他们之后便是杨春、陈达、崔埜和栾廷玉,三人随着飞虎军立下的战功比许贯忠他们还要大。

不过,杜昱考虑到平衡的问题封三人以四方镇守将军,与林冲和鲁智深持平。

封赏完老兄弟,接下来就是王骥、谢威、孙立、解珍、解宝等新加入梁军的人,给他们的封赏就要纯粹的根据战功。

谢威比王骥加入梁山军的时间早一点,立下的战功也比较多,因此他得到的封赏之比林冲等人低了半档,得到一个定远梁军的官职。

王骥的官位比较尴尬,相比他在大宋朝廷的职位还低上不少,只得到一个宁远将军的官职。

不过他没有什么不满,兵败被俘加入梁山军就等于重新开始,没有被人排挤就已经是万幸那还能想那么多,至少在梁军之中只看军功和能力,不会有朝廷的弯弯绕绕倒也舒心。

孙立、解珍、解宝是在梁山军出征之前加入的,既不是梁山泊的老兄弟也不是收降的官军,相比来说就比较吃亏,他们得到的是游骑将军的官职。

剩下的那些立有战功的人也纷纷得到封赏,不过大多都是游击将军和昭武校尉振威校尉之类的职位,不必一一提及。

一线的将士得到封赏后就轮到了后勤人员,拔山力士唐斌、扑天雕李应和鼓上蚤时迁三人均被杜昱封为中郎将,地位和官职与林冲等人持平,鬼脸杜兴也被封为游骑将军。

参与战争的兄弟得到封赏之后非常开心,这中付出就有回报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心中对杜昱和梁军的归属感更加强烈。

杜昱清了清嗓子,按照之前自己琢磨的名单继续封赏,这次轮到的就是朱武和史进二人,朱武一直在梁山泊中坐镇,除了那梁山军的老人新来还真不太了解他。

不管是lùn_gōng行赏还是关系远近,神机军师的地位都不会低,史进就更是如此。

但对两人他却区别对待,朱武的官职与许贯忠持平,但他的任命却是军师之职。

毕竟梁军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朝廷体系,在初期搞得太复杂并不利于发展。

史进就不同了,他统领着杜昱计划中最核心的力量圣教军,官职上没有太高只是与鲁达持平,但论起实权他却更大。

两人过后便是焦挺、孟康、裴宣等人。

杜昱对他们的安排并不在武将体系,而是和时迁一样,归他直接统领,给了他们相应地位的文官官职。

除了梁山泊的高层之外,大殿上还有不少沧州和河间府等地投诚的大族才俊。

他们虽然没有在沙场立功,但也在军中做了不少工作,其中还真有不少可用之才。

大梁刚刚成立,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不管杜昱愿不愿意都要用他们来填充文职,这也算是清算一些人之后的拉拢之举。

他按照大宋的官职进行了一番封赏,让那些在义军身上下注的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在场的人一一封赏以后,他并没有忘记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来到燕都的兄弟,尽管不在场还是给他们留了不低的职位。

在改名为奉天殿的宫殿之内所有人都面带笑容,为大梁的成立感到由衷的欢喜。

借此机会杜昱抛出了他想要执行的政策。

这套方针他经过深思熟虑,参考了大宋与辽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占领区的实际情况又糅合了一些现代时空的思想搞出来的融合怪。

至于是不是符合发展的需求还要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实践。

杜昱把这套理论抛出来后允许大家讨论一番,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议。

不得不说大宋的文人在‘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影响下,还是很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的。

没有八股的毒害,他们的思维还算比较开放,纷纷结合自己的认知对这套方针政策提出看法。

其中有合理的建议杜昱便一一采纳调整,将不合理的地方完全摒弃。

对与大梁治下的百姓,有一点他们倒是出奇的一致,就是不必对契丹人和奚人赶尽杀绝,还是秉承辽国的那套方针,以汉制治汉人以辽制治契丹人。

尊重契丹百姓的传统,将其与汉人平等视之,最终达到融合在一起的目的。

杜昱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他毕竟是现代时空的人,并没有那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八 封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