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好莱坞传奇导演>第189章 大制作时代(求订阅推荐)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好莱坞电影的诸多厂商,在进入新千年之后,这么钟情于高投资的作品。

几乎每一年都会拍摄大量投资成本高于一亿,甚至是两亿的项目,动不动就邀请好几个巨星加盟?

难道,他们不知道高投资高风险吗?不怕失败吗?

他们当然知道,甚至因为项目太差导致下台的各公司高层都不知道有多少了,但为什么还是继续执行这类投资方针呢。

以小博大,不是更稳妥吗?比如说《灵动:鬼影实录》、再比如说《女巫布莱尔》。

但如果仔细想想你们就会发现,是这类的作品多,还是大片投资赚大利润的作品多呢?

概率和风险回报比,或许能带给大家答案。

像上述几个作品之所以成名,甚至被各大电影公司当做案例来研究,不正是因为其成功性太难复制吗?

大片则不然,每一年都会成功许多。

再说了,你们肯定想象不到,其实投资成本在一亿到一亿五千万之间的影片才是最为保险的项目,比其他等级成本的电影都更有可能营收超过两倍的利润,而超过这一区间的,无论是高于,还是低于,都会承担某种亏损或者收益不理想的风险。

换而言之,那些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也不见得风险不大,就算一直能有盈利,但一部正常大片的收益能顶你五六部小制作的收益,那这里面可能市场不接受导致失败的风险,又该怎么计算呢?

反正,只要是拍片,就会有投资风险。

折算到大数据,就可以看做是个概率题,那何不选择一种风险与投资回报比被压缩到最低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大片时代会到来的原因。

就拿《坏家伙》来说吧,一亿美元的大手笔投资,外加6千万美元的宣发费用,也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成绩。

北美最终票房3亿3520万美金,全球市场的话,有些地方还没下画,目前为止总累计6亿8823万美金,还在艰难的向着7亿大关挺进。

但就是这样的票房数据足以令任何一家电影公司为之动容——对于欧罗巴影业更是如此,这个项目已经是公司创办以来最好的成绩。

而这样的大片,每一年都会上演。

《007:择日而亡》、《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乃至还在上映的《海底总动员》,都取得了符合身价的市场回报。

前两者或许没有《坏家伙》这么惊艳。毕竟是系列电影,吃粉丝的支持。

但后者却是更加的突出,才上映半个多月,已经在全球市场拿到了6亿,相信过7亿根本不是问题,甚至8亿或许都不能阻挡其脚步。

再拿回报比说说吧。

莱曼个人是以分红外加固定薪酬的方式参与到了《坏家伙》的制作之中,曼恩工作室呢,则是纯粹的占了一部分投资份额。

三方共同承担了制作的巨大风险,相应的也赢得了巨大的市场收益。

仅仅这么一部作品,就会为曼恩工作室带来预估为6千万美金的收入——当然,这一数据还必须扣税,扣各种税。

虽然没有经过详细的计算,但想来也不会低于5千万。这还只是工作室,莱曼个人也能赚到大约1千万左右。

而等到全球各地全部下映之后,各大院线把分红打给欧罗巴影业,才可以计算最终的三家分账,然后在扣除掉原先投入的1千5百万,纯利润收入就会在3千5百万美金以上。

很赚,不是吗?而他还是拿的最少那部分,想想派拉蒙以及欧罗巴,这两家才是真正的大头。

后者还是拿的长期饭票,就算分完账,线下市场也能源源不断的带来收益,当然,跟现在是不能比,但至少胜在稳定不是,迪士尼能每年的公司年报都那么好看,跟人家那庞大的片库可分不开。光198几年拍摄的《白雪公主》,截至到现在,都还在赚钱呢。

而这部电影的回报比是没有《活埋》高的,毕竟《活埋》的制作成本才几十万,却赚到了几千万,但看看实际的,两者又是不能比。

一部大片只要成功,确实是好几部小制作电影加起来都不一定比得上的。

既然都是冒风险,为什么不多承担一点,多赚一点呢?

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

低投资、高风险、不一定高回报。

是你,你怎么选?

这也是派拉蒙影业非常不爽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系列里拿那么高的分成,却不得不捏着鼻子合作的原因,也是欧罗巴影业原因放出一部分收益让给莱曼,只为继续维持合作的前提。

利益,才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只要能赚钱,什么都是可以商谈的。

你想想,一部《坏家伙》,虽然派拉蒙影业以及欧罗巴影业并没有完全公开内部盈利数字,但只要稍微计算一下,至少都是收获了一亿以上的纯利润——这还是扣除成本和税收的结果,实际只会更高。

毕竟,合理避税吗,懂得都懂,大公司的骚操作实在太多,不是莱曼这种老实人可以想象的到的。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部成功大片的附加价值也非常的可观。

就算抛开相关版权的运作,公司因为利好消息,股票涨价的收益又该怎么算呢?

市值高了,总不可能有坏处吧。而电影公司因为电影市场的波动,导致股票上升或下降的例子可不要太多。

至少,拿这一次来说,派拉蒙影业的股东们是爽了的,雪莉-兰辛


状态提示:第189章 大制作时代(求订阅推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