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李斯准备回去。此时在秦国他也是居无定所。以他的地位尚不能够开土建府,走在路上只听见后面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转过身一看其中一个是自己多年的老朋友。
他走过来说道:“不知道几位师弟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至少我也可以准备准备,今天大家就不要走了!我来坐庄,我们客舍去坐一桌,走吧!”
带着几个小师弟,李斯有些自豪,但是有些自卑。他每每想起其他的名人遇见自己的朋友的时候都已经是功成名就,而自己现在的样子什么也没有,他有些着急。也有些自卑。
吴凌,曹汝,鸿升,马钱四个人在师兄李斯的带领下来到秦国的客舍,几个人坐下来以后。李斯看着曹汝说道:“师弟常在师父身边,您可知道最近师父身体如何。是不是还健壮!”
说道这里几个小师弟们都是低下头,曹汝看着李斯说道:“不是很好!师父的眼神不好,现在稍远一点就看不清楚。可能是真的老了,也可能是现在看清了世道,反而是变得模糊。
这书卷是师父让我交给你的,上面有他老人家对于你的寄托。我现在把它交给你!”
他从自己的衣袖之中拿出书卷出来交给李斯,李斯接过书卷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轻盈的东西这个时候似乎有千斤重。他的手在接过之后颤抖着,不敢相信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
缓缓地将书简打开上面写道:“斯!久不闻而风雨聚落,天下大义而轻生。夫者之余三百载,四海之轶还相生。若得天下之志,必行天下之义。天下之义者,乃家国天下而非族群之众。治理之道在于法治,一家之事在于礼乐。外争之事在于法治。所行之道必然以德而得而失也。
非之才华十倍于此,若以天下而行。比有用非之才,然非之公道,是以为族群。行之所得必以高阁而望,臣民所知,不可以与之信其道,无信者,必行不可为。
夫以天下开辟之事行,必以天下之所得而不知所为。行者得其道而不得其从者是以行所为。秦百年之事而非一人之行。夫者不可以以行道而为,必不行与秦,不与秦着不可以为其所得。
子行之事乃是天下之道,求以何为。所言行着皆无所私也乃为大道。天流大义而不得其所为言,若以天下之事为之,比以东出为,天下一统而霸道复兴。
子与之,夫久未难言也。此行之所以为秦着,所得所言不可不行之有义哉。凡行之大事者,必以不得其所名者。疾苦之所以与之而成立业。”
荀子的声音之中也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担忧,他又很多的东西想要表达出来。因为世道的种种只能够藏在心中,这样的悲情故事使得这个时候的他很难受也很混乱,不知道应该怎么给李斯说。
开拓这件事情真的不是一种简单的事情,面对一统天下很多人都在想,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在这个时候真正的说出来天下一统应该怎么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
即便是荀子本人也没有见过大一统,只是知道大一统这种必然的结局。可是在大一统的过程中要面对的事情远不是一个没有经历过人所能够想象的事情。
放下书卷的李斯自己也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自己的身上,他知道这些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就连自己的师父都没有办法去解决。所以这个时候的李斯有些失望。
看着旁边的小师弟曹汝说道:“师父当时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交给您,他当时说了什么没有。为什么这个时候师父写的东西这个时候我居然一点也看不懂。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用心学习吗?”
对于自己的否认,这个时候的李斯甚至是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在这个时候能够遇见这样的事情。他看着自己的师弟期望着自己的师弟可以给自己答案。
无奈的小师弟看着眼前的师兄笑着说道:“师父只是说希望你以后可以实现他的雄心壮志,但是他说不希望你们像是归谷之人那样互相残存。”
说话间他也从自己的袖口中拿出另外的书卷,书卷上面写着的文字。李斯一眼看过去就是有些自卑。他看着整齐的牌面和在些文字里面的治国方略一下子给震惊了。
看着韩非在他的《五蠹》之中讲述对于国家建设的感想,于是就连忙打开另一部书卷上面写着《孤愤》一词让他些许有些遗憾,但是他对于两个文章都是十分的喜欢。
面对自己的小师弟,李斯说道:“看看吧!还是你们韩非师兄,他的才华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字里行间表达着对于国家的喜欢和热爱,只是这个时候居然隐居荒野。
我一直以为他将是我一生的对手,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他居然什么也不是。或许他的样子只能够在我的脑海之中留存出来,不会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的故事。”
不知不解之间,李斯还是有一种对于自己师弟韩非的一种期待和感伤。对于他而言这个时候真的希望自己也有一个可以期待的对手出来,像是当年的的那些人一样。
只是他们所要做的事情本身就不是什么容易简单的事情,想要在这个时候成就一些绝无仅有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艰难的挑战。
几个人这个时候看着李斯他们的心中也有着不一样的感觉。每一个人因为利益的不同这个时候做的事情都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自己的命运这个时候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