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宋男儿>第十五章 全新的战斗(五)

这一次裕西铁木耳也算是下定决心了,他已经看明白形势,要是无法在这个时候冲破这倒相比来说还算是比较简陋的防线,等到人家把东西摆开所有都弄好之后自己也就别想再打了,而等到自己真的退入城中,那么张顺军凭着自己那些犀利的火器,自己也只有挨打的份了,他已经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根本也不会小看这种武器了。

这两年元人实际上也在拼命仿造张顺军的武器,像狼冼、张刀、盾车什么的倒是都可以弄出来,可问题是这些并不能解决关键问题,真正可以解决问题的东西却一点进展也没有。不得不说波斯人、色目人中有很多高人,这些人在忽必烈全力支持下,终于仿制出了火炮,但是火枪却始终没有突破,甚至都无法仿制出来一把像样的。

这当中的原因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包括了材料、零件无法制式等等一系列的关键问题,这也导致了他们制造出来的火炮非常笨重,每一门至少也都超过三千斤,别说行军打仗了,就是作为防守也不容易,到现在为止也只是放置在了大都城头。两年时间他们一共造出了七门大炮,其中五门被安置在大都城头作为防守的关键,而另外两门则被忽必烈带着去了四川,可以想象一下这种东西带在身边会是个什么样子,也只有拥有那么多军队才能拿得了这种东西。

而另外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炸药他们却一点边际也没有摸到,那东西真的是一点普也没有的,关键还是在于这东西的出现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知,张顺自己的学问其实也无法解释这种东西的科学含义,而光靠着仿制就想要找到这种东西的制造方式根本就是白日做梦,所以元军的火器其实并没有什么进步可言,还是停留在张顺最开始研发的那些东西上面,但元人也没有多少时间,他们也等不了了,他们必须要开始动作了,这一战本身就是要用人命和鲜血来完成的,所以一切也就只能这样了。

裕西铁木耳并非庸才,他早就看出了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的展开第二次进攻,更何况他已经判断出张顺在对面,那么这样的机会就绝不能错过,如果可以在这一战中杀死张顺,那么对于大元来说将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甚至他们可以抓住这次机会反败为胜也差不多,这也是为什么裕西铁木耳会如此发疯的重要原因。

二十万大军除了留下一部分死守之外,其他人已经全线出击了,这一次他已经用尽了全力,要是再不能拿下对方他也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此时此刻他已经放下了所有一切,面色如水一般沉静,看着对面的战斗一言不发。

第一排的盾车缓慢向前,后面紧紧跟随的是提着门板的步兵,他们的任务是在靠近敌人的阵地之后用木板破掉对方的铁丝网;再后面是轻骑兵,他们是用来吸引对方火力的,而只要有机会他们就要抓住机会突破对方的防线;后面的是弓箭手,这帮人是用来压制敌人火力的,弓箭对火铳,这是最好也是最终的办法;再之后是重骑兵,他们也是真正的杀招,这些人的作用就是冲进敌人的阵地,对敌人展开最终决战;而他们的后面就是回回炮和八牛弩,这自然也是为了可以掩护前面的军队,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打法并没有什么大作用,但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说别的都没有用处了,只能因陋就简拼命冲锋吧。

而这个时候张顺军的火炮也如约而至,这一次还是实弹,当水泥制成的石球被发射出来的时候,已经是被炸药烧得火红,它的摧毁力完全不是盾车可以阻挡的,刚刚一接触盾车就立刻炸开,铁质的盾牌化成碎片在空中四处飞舞,不管是身边的还是后面的人立刻就倒下一片,而炮弹却并不停止,依然在疯狂向前滚动,将后面的人群滚出一道血胡同。有的人直接死去了,但那却还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很多没有立刻死去的人更加凄惨,他们被直接撞掉了肢体,然后就倒在地上,一边看着自己伤口处向外面狂喷着鲜血,一边撕心裂肺的惨嚎,而当这种惨叫声音遮盖了整个战场的时候,元军的心态其实已经和崩溃没有区别了。

恐惧,那是一种铺天盖地无法阻挡的恐惧,直接触碰到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但这样的情况之下却并不能让他们在这个时候产生逃跑的念头,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战后撤者必死无疑,死在战场上家人还能得到一笔抚恤金,但要是死在执法队的手里,那么可就什么也没有了,说不定还会祸及家人,这样的事情得不偿失,绝不能干。但此时他们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那种恐怖的火器是无法战胜的,但他们早就想到了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只能咬牙坚持,而这也使得他们的心态从恐惧变成了愤怒,他们再也看不到身边的尸体、听不到战友们的惨嚎,他们这一刻都已经红了眼睛化身为野兽,一个个从心底爆发出震慑人心的吼叫。

“杀敌!杀敌!”

但问题是炮弹并不在乎他们的吼叫是因为什么而起的,也绝不会因为这些人的心理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飞行轨迹,他们依旧在空中飞行,在空中带出一道道的黑烟,乍一看上去就是满天恶龙。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的骑兵不能全都扔在这里。”裕西铁木耳咬牙切齿一字一句的说了出来,然后猛地回头命令道“挥动红旗,给我冲锋!”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身后的红旗已经挥动起来,而且随之而来的也


状态提示:第十五章 全新的战斗(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