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宋第一闲人>第二十一章:拜谒

赵匡胤的府邸修得不算好,甚至从门口外面看,都显得有点儿破旧寒酸,尤其是旁边那两只小石狮子,看着跟狮子狗一样,也是让人有些无语。

在门口轻叩两声,通了身份来意,便有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将高处俊给迎了进去,而赵匡胤在得到了消息后,也赶忙笑着走了出来,“贤侄到访,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赵叔叔客气了!前日您让德昭送了我家一大车东西,还没来得及感谢!”高处俊朝赵匡胤躬身行了个礼,同时让下人把送来的礼物都抱到了大厅,“小侄听闻赵叔叔酷爱饮酒,因此便想着送上几坛私酿,还望赵叔叔不要嫌弃!”

“哦?难不成这就是名满开封城的中华特曲酒?那我可要好好尝一尝了!哈哈哈……”赵匡胤说着,便将高处俊让到了客座,“我这个人确实喜欢喝酒,自前几日回到开封城后,便不断听人提起这中华特曲酒,而且传闻三贯钱一罐,物超所值,呵呵……此番倒是占了贤侄的大便宜。”

“赵叔叔说笑了,不过是几坛酒水,侄儿还觉得有些拿不出手呢!但唐时有诗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因此侄儿便想着这酒水乃是侄儿同大哥高处恭亲手酿制,倒也算是一番心意了。”

对于高处俊这种自卖自夸的行为,赵匡胤心中并不反感,甚至觉得与他之前那副呆闷样子相比,倒是有几分可爱之处,于是不由得呵呵笑道,“原来这中华特曲酒确实是贤侄亲自酿制的?呵呵……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要知道这酒在开封城内可是赞誉颇多呢!”

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看来赵匡胤对于之前的自己印象也不太好啊!不过说实话,高处俊对赵匡胤的第一印象也不太好,因为这个未来的开国君主长得又黑又胖,和帝王之相一点边儿都沾不上……

但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反正高处俊此行的目的是来跟赵匡胤套关系的,所以他便又想办法把话题绕到了赵匡胤感兴趣的东西上面,“说实话,侄儿也是闲来无事,胡乱折腾,不怕赵叔叔取笑,我和大哥还因为制酒、卖酒的事情被父亲训斥了一通呢!而且家父专门以赵叔叔为例,盛赞赵叔叔文武双全,又兼以《道德真经》修身养性,因此侄儿便也跟着读起了鸿篇巨著,确实是受益匪浅……”

“哦?贤侄也喜欢读《道德真经》?”赵匡胤听高处俊这样一说,不由得眉毛一挑,来了兴趣,因为他身边研读《道德经》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而且赵匡胤方才与高处俊一番交谈,倒觉得他和之前那副呆闷样子颇为不同,举止间也是落落大方,因此看法不由得有所改变,如果要是放到以前的话,赵匡胤肯定不会多问一句,就把这个话题遮掩过去了。

“起初只是好奇,不过现在算是读进去了,这不前几天兴之所至,还私下抄摩了一份,并附上了自己的一点浅见。”高处俊说着,便将那本经自己精心批注过的《道德经》掏了出来,递向赵匡胤道,“《道德真经》虽然只有五千字上下,但其以“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身之道,以哲学为思辨,又以政治为旨归,小侄不才,不敢说窥其全貌,更遑论与赵叔叔做深入探讨了。”

其实自古以来,给《道德经》做过批注的人是非常多的,光流传到现代的名人注本就有上千种,甚至连明太祖朱元璋都凑热闹跟着批注了一版。

但在这上千版的注本中,能拿得出手的可不多见,因为许多人都未明其义,胡乱解释,所以高处俊便只挑了一些比较好的批注附到了上面,反正都是宋朝及其以后的人物批注的,其中有的还是道学大家,估计能震唬赵匡胤一下子。

而赵匡胤听到高处俊那两句看似不经意的见解,心中确实是起了波澜,同时也猜测高处俊肯定是有备而来,于是便接过那本《道德真经》问道,“贤侄这番高论可不简单,只是不知这道德纲宗,贤侄是如何理解的?”

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于是高处俊轻笑一声,以指叩桌道,“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人修行的道,而德则是我们去修道的基础,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国齐家便无从谈起……”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万物,又寓于万物,所谓道法自然,不过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又至精至微,至玄至妙……”

高处俊一开始说得还比较通俗,可到了后面便让人越听越迷糊,但正是这样,才成功吸引了赵匡胤的注意,让他觉得高处俊这个人很不简单。

其实《道德经》本就是一本不容易理解的书籍,如果你用通俗的方法去解释它,难免会熬成一锅不剩什么味道的鸡汤,所以深读《道德真经》的赵匡胤自然能够明白高处俊的话中奥妙,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高处俊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后人的精华之见罢了。

“贤侄之论甚为高妙,我……受益匪浅……”赵匡胤朝高处俊拱了拱手,态度已与方才大为不同,“近年来我研读《道德正经》,心中时常有惑,倒是贤侄偶尔一语,使我茅塞顿开,只是不知贤侄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又是如何理解的?”

“呵呵……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此乃持守清净,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高处俊看着一脸疑惑的赵匡胤,继续开启了自己的忽悠之旅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拜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