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明年这个时候,郑鄤就已经在挖鸟粪的工地上了。
相比起原本历史他的三千六百刀,这样的结果明显好了许多,杨都督自认自己还是做了一件好事的。
“弟为国罹难,兄却苟安于世,此刻见弟岂无愧哉!”
后者捂着脸哭啼。
“那杨贼又不是要杀我,无非流放荒地而已,若诸君能斗倒这奸臣,自然能救我回来,苏武尚能牧羊北海,弟就算在荒地等些年又如何,十年也罢二十年也罢,只要诸君不改其志,终究能有救我回来之时,二无兄无需在意。”
郑鄤说道。
他前面的同乡好友,广东提学佥事张玮继续哽咽中。
这段时间不少这样的来看望郑鄤,包括刚刚启程北上的陈邦彦也来看过他,陈邦彦最终还是进京给黄士俊鸣冤,同行的还有被杨都督赶到开原的邝露,原本陈邦彦就是要找他一起的,邝露据说剑术很好,而且会骑马,很适合一起出远门,当然,这一次他们不是骑马,毕竟邝露还带着个小美女。
“倒是尚有一件大事,需托付于兄。”
郑鄤说道。
说话间他从身旁拿起一摞文稿,然后一脸郑重地捧到张玮面前。
“这是?”
后者赶紧擦把眼泪接过。
“之前那杨贼一席话倒是提醒了我,他为讽刺我等,故意在我面前说了些之前咱们没想到的东西,此贼虽奸恶,但这才华的确是有的,他向我描述了一番景象,想出一个真正主圣臣贤的大同之世。
这些天我囚禁此处日夜思之,最终写成了这本书。
此书名为大同国,可以说是弟心血之作。
咱们这些年与神庙斗,与奸臣斗,斗得的确英勇,可细思之却总归没个头绪,都不过是一时义愤之后一番乱斗。
故此每每失败。
咱们需要一个组织,需要一个东西凝聚起来。
过去的确有东林书院,可书院已经被封,东林诸位师长皆已遇难,更何况东林书院也只是一座书院,并不能真正凝聚士林。
但这本书可以。
这本书里弟设想了一个真正主圣臣贤的大明,皇帝不会因为昏庸被奸臣蛊惑以至于天下大乱,百姓不会因为没有能力不得不忍受昏君和奸臣荼毒,无论皇帝勋贵官员百姓,都在制度规范下。若为官者不仁,百姓有驱逐之法,若为君者无道,百姓有对抗之策,官员不再是君主的奴仆,百姓也不再是君主的牛羊,无论君还是民,都共同遵守一份约法。
大明也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大明,乃天下万民之大明。
咱们为何始终斗不过杨信?就是咱们自己束缚了自己,咱们被君臣之道捆住了手脚,他是锦衣卫,他行事就是代替君主,不是咱们无法对抗他,而是咱们在君臣之道束缚下无法对抗皇权。
但这个君臣之道就对吗?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君主却以天下利害之权力出于己,则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而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甚至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这根本不是君臣之道。”
郑鄤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