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出现在赵和的视线之中。
他有些疲倦地从马上站直身体,活动了一下双手。
自齐郡回咸阳,这是长达三千里的行程,哪怕他年轻精力好,却也因为赶路而疲惫不堪。
“总算回咸阳了,直娘贼的,这一路尽在吃灰!”樊令呸了两口唾沫,长长舒了一口气。
赵和微微一笑。
他们自东门进入咸阳,与两年前离开时相比,咸阳似乎毫无变化,但赵和还是敏锐地感觉到,咸阳城中的气氛有些不一样。
低沉、抑郁。
哪怕犬戎被逐出了大秦,可这一场战争,大秦还是吃了老大的亏,咸阳城的人口,都因此而少了。
“先去大将军府还是哪儿?”在街上走了一段之后,樊令才发现赵和似乎有些魂不守舍,便向他问道。
“大将军府……算了,先去那边。”
赵和伸手一指,指的是一个让樊令意外的方向。
咸阳城的西南。
“咸阳令署?”樊令问道。
“不是咸阳令署,而是白云道观。”赵和道。
“去那里做什么,在齐郡,我可在浮图寺庙里呆得发厌,莫非在咸阳城,还要去道观呆?”樊令抱怨了两声。
“你先回丰裕坊,看看你老娘,明日去赵吉……皇帝赐我的府邸里与我相会就是。”赵和道。
樊令有些犹豫。
“别担心我的安危,这可是咸阳城,而且我身边还有这么多人。”赵和一笑。
在赵和身边的高凌与姬北都用力点了点头,他二人带着十六名稷下剑士,如今成了赵和的家臣。
樊令又抱怨了一声“就是你入咸阳,所以我觉得咸阳还会出事”,不过他还是思念老娘心切,先往着丰裕坊去了。
赵和顺着街道先折向南,然后又折向西,穿过半个咸阳城,这才来到一片白墙黑瓦之间。
白云道观。
袁逸当初的“观使”一职,实际上就是来自于白云道观,象这样的大型道观,朝廷都设有专人管辖,一般都由道家士子充任,其中负责白云道观的最为清贵。袁逸有个丞相老师,帮他谋得这个职位,成为“观使”。
咸阳城中两大道观,一座是白云道观,一座是青牛道观,据说都是为纪念老子出函谷关而建。白云道观与咸阳令署隔着一条街,原本是座闹中取静的场所,只不过建观一百余年,随着周围越来越繁华,它也不可避免地沾上了铜臭气息。
至少赵和看到的,与其说是一座道观,还不如说是咸阳东西二市之外的另一座大型集市。
赵和在白云道观前站立许久,仰头望着道观大门的牌楼,却始终没有踏进去。
高凌与姬北相互看了看,不知道他站在这里是何意思。
唯有赵和自己知道,他站在此处,与袁逸送他时说的两件事情有关。
“我奉老师之命,为白云观观使,其实还有一个用意,就是在白云观追索江充的一些遗事。老师说,江充在咸阳时,最常去的去处之一,便是白云观,因此他怀疑江充在白云观中留有某些后手,但这二十年来,老师都一直没有什么收获。如今天下诸多乱局,虽然看似各自独立,但老师断言,这与江充当年布局必有关联。这些年老师镇之以静,许多人只道他是老糊涂了,却不知他是在拖延时间,想等江充当初留下的后手自败……”
正是袁逸这番话,让赵和进咸阳城后,首先便是来到这里。
他没有见过江充,若他不是已经被追赠为悼皇帝的烈武帝太子赢胜之遗孤,那么他与江充似乎也算不得有私仇。但是,赵和心里总是觉得,自己的命运与此人必然有所交织,而一但这个交织点被他找到,那必然又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看了许久,他没有进去。
以上官鸿之老奸巨猾,袁逸之聪慧灵秀,他们尚且未能在白云观中找到江充的后手,赵和不认为自己入观就能找到。
因此,在良久之后,他转身准备离开。
然后就在这时,两个身影从道观中走了出来。
赵和本来都转过去了的身体,又生生扭回来,惊喜地看着这两个身影中的一位。
小小少女王鹿鸣回眸向侍剑淡淡笑着,听着她抱怨又来到了白云观,却没有说话。但很快,她仿佛是有心灵感应一般,回过头来,看着正在一棵树下,牵着马风尘卜卜的赵和。
近两年未见,虽有书信往来,赵和的形象变化还是挺大的,不但身材长高了,脸上也不再是面黄肌瘦。
只有那双眼睛,还和当初睡在棺材铺子里的小少年一般无二。
“阿和哥哥!”王鹿鸣惊呼了一声。
“是我,我回来了!”赵和向她挥了挥手。
王鹿鸣顿时跑了过去。
赵和也扔了马的缰绳,大步向她走了过来。
两人靠近,相互凝视许久,王鹿鸣突然热泪盈眶。
侍剑在后边看这模样,不由自主撇了一下嘴,但旋即面上也浮起了笑意。
“阿和哥哥,你回来了,怎么也不来封信说一声,我出城去接你!”忍着泪,王鹿鸣说道。
“急着回来。”赵和笑道:“觉得我会跑得比信使更快,所以就没有写信了。”
王鹿鸣顿时破啼为笑。
两人站在路中间,多少有些碍事,赵和看了看周围,向侍剑点头示意,然后与王鹿鸣并肩行到路旁:“我进城之后,没有回住处,先到这边看了看,却不曾想会在这遇上你。”
“那是因为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