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月出祁连>56、勋贵

姚友仲从河东调回了京师,任新的工部尚书。】八】八】读】书,.2√3.¢o从皇宫中出来时,大街上已是华灯初上,夜空中的星辰看上去显然有些晦暗。坐在马车里往家里走,姚友仲还在想着刚才在英华殿中的争论。

关于西夏的战事,翟进、姚炳和高世宣等人力主趁着西夏现在人心崩散的时机直取庆兴府,一举平定西夏。而张灏、刘文彦和曹湛等一班文臣却是主张徐徐图之,希望能稳妥一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

从人数比例上说,速攻一派占了人数上优势,毕竟华夏国朝堂里武将出身的重臣占了多数,而唯一还健在的西军元老赵隆,也明显偏向前者。现在进朝堂之中,一向持重的文臣所占的比例确实是低了一些,在气势上处于下风。

在姚友仲看来,以如今华夏的国力,即刻出兵攻打西夏,直取兴灵,成功的可能性应该在七成左右。这样高的成功率在一场灭国之战上,已经算是很高了。

问题是文臣们的方略也很有可取之处。张灏提出通过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手段,拉拢西夏内部的部族势力,从根本上来削弱党项羌部的实力。反而是华夏这边如果逼迫过紧,很有可能会让西夏内部各部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效果还不如通过各种手段拉拢挑拨,却能让其内部固有的各部族矛盾慢慢爆发出来。

就好像在河西之战中,仁多羌部举族投降华夏,并没有为西夏出半点力,反而是在关键时刻摆了察哥一道。

两相比较,后一种办法确实是更为稳妥和经济,但也是担心不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会让西夏人缓过气来……

主要是太后赵芸儿的态度并不明确,所以,姚友仲并没有为些在朝堂上表态。▲≥八▲≥八▲≥读▲≥书,.√.≧o

另一位没表明立场的重臣反而是老将王禀。

姚友仲刚回到家里,姚平仲就跟着找到了家里来。

“凭什么何蓟和苗傅等被封了侯爵,而我却没有,只是给加了个节度使衔。”姚友仲进了正堂就对姚平仲抱怨道。

“你这胡抱怨个什么?”姚平仲皱着眉头看着姚平仲斥责了一句,“朝廷这是在有意培养勋贵呢,一家只能有一个人,要不我把爵位让给你?!”

“哪……炳哥怎么也能封了爵位呢?”姚平仲张了张嘴,终于又找出了另一个理由。

“姚炳这爵位是靠着当年与李岘的关系得来的,并不是凭着咱们姚家的余荫。他那算是自立门户,与咱们兄弟毫不相干。老刘家不也只封了刘锜一个侯爵,其余的只封到祇侯。刘法家当然只有刘文彦一个人来承爵。这秦州的李、赵、刘、张四家,就是以后晋升王爵也并非不可能……这曹湛算是又扛起了原来大宋曹家的大旗,倒是王庶和王襄两个墙头草的文官这回也封了侯爵,算是沾了大光。”姚友仲说道,“还有,你现在升了节度使,最好早点交卸了兵权,到陇右或是川峡找一处安生点的地方养老。”

“凭甚么?”姚平仲睁大了双眼。

“你没看人家翟进都交了兵权了么……这东西就是惹祸的苗头,现在都是兴元军校出来的学生当道,我们这些人也该退到后面了。”姚友仲叹息了一声,“皇宫里的那位虽然不声不响,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敏感着呢。最近西南川峡四路的人事大调整,就是在为河东和河南、荆襄这边的人事调整作着准备。到时让朝廷下公文调动,不如现在自己主动一些,还能要块稍微丰腴些的地方。只不过到了地方上之后,也不可过贪,弄些银钱什么的,事情并不大,但是千万莫要打土地的主意。这兼并土地,是最让朝廷忌讳的地方,这各地的地主豪门,再不知道收敛,很快就有的苦头吃了。”

姚平仲有些怔怔地看向自家的兄长,原来大家出生入死,不就是为了得到皇家赏赐的土地么?怎么现在,这土地反倒要成了烫手的山芋?!

“给你说这些治国的手段,你也不会明白,只要记住,置宅子、开矿和办工厂都没问题,千万不可买地就成!”姚友仲又嘱咐了一句,他当文官久了,自然对于朝堂的政策风向最为敏感。这官家一出手,不知会有哪些不开眼的地方豪族又会倾家荡产,人头落地。

华夏国现在并不缺少土地,相反,现在西部开拓出来的大量土地还需要人们去开垦。

但是,新的屯垦政策是禁止土地私有,军垦地就不用说了,那些新开辟的农庄、牧场,名义上也只是租给农户或是牧民们使用的。似乎高层的政策方向就是逐渐要减少私有土地的面积和数量。

华夏国现在并不缺少粮食,但是对于那些军垦或是农垦的土地农田还有税赋方面的优惠,甚至是资金扶持,但是对于地主家田地所收的税赋,从来就不允许有半点的优惠。除非是在遇到特大的灾害之后,得到朝廷的特别批准后,才允许地方上减免地主家的税赋额度。

这在政策上就是逼着那些地主把土地卖给官府,从而转投到工商业方面。

即使是这些年西北的工商业发展很快,但是大多数百姓依然过着困顿的生活,比过去稍好的地方是,朝廷的流民救助措施比较到位,不会让人真的饿死罢了。另外就是只要加入到军事系统,即便是军事屯田地区的军户,生活上基本上就算是有了保障。

这与过去大宋时代厢军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的情况正好相反,成为了军户,反倒算是捧上了“铁饭碗


状态提示:56、勋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